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地方要闻> 上海

上海市政协委员就“上海人口发展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建言献策

2012-08-31 10:44:4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上海网8月30日电 据中国上海政府网报道,人口密度全国最高、人口规模世界第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上海常住人口达到2300万!有人这样比喻,一个是开始依靠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上海;一个是人口规模膨胀、城市不堪重负的上海,两个“上海”间的赛跑就是这座城市的未来。

    “要跳出人口看人口,把人口发展与经济转型、社会发展、生态文明等紧密联系起来研究。”市政协主席冯国勤指出,人口问题的研究是经济社会发展带有根本性和基础性的研究,实质是对未来发展路径的抉择。

    今年3月以来,市政协委员就 “关于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进程中上海人口发展问题”组织专题调研。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建设委员会等6个专委会150余名政协委员,近500人次参与调研。委员们深入企业、社区、医院、学校、城镇等近40个调研点,召开政府部门参加的座谈会、课题组专题研讨会近30次。

    寻找木桶“最短板”

    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却不增反降。因为公共资源配置速度赶不上人口规模的增长,供不应求,导致公共资源被摊薄。课题组在学校调研时发现,有些公办小学新开班级仍满足不了学生增量,不得不增加班级人数,有的甚至增幅达50%。

    “最短板”在哪里?课题组按照专委会的特点和专业优势,围绕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发展、基本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方面进行调研分工,通过实证分析和国际比较,查找上海人口发展问题。

    人资环建委对土地、水、环境、基础设施等逐项分析。上海建设用地占城市总面积43%,接近建设用地极限,而国际大都市通常只占20%—30%。黄健之委员指出,土地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有着硬性制约。是否可像纽约一样搞虚拟经济而腾出产业用地?毛佳睴委员认为因为空间有限,上海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结合是发展需要和优势所在。

    “总量不缺、结构缺,底端不缺、高端缺,数量不缺、质量缺。”这是经济委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调研中,听到最多的反映。许培星委员则以“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例,指出上海不光远低于美国、日本等国家平均水平,甚至不及国内一些大城市。人力资源结构的不合理将直接影响上海的经济转型。

    社会法制委员会赴闵行等近郊调研,城乡结合部人口过度集聚,居住证办证率低,登记信息不实成为一线管理难题。据统计,2010年全市110接警368万起,比10年前剧增240%。

    “调控”是否“无用”

    当诸多问题显现,人口还在以年逾40万的速度增长,遥望因人口过度膨胀而陷入发展困局的一些“拉美”国家,不少人陷入困惑。有的委员认为:“‘城市病’不能简单归结于人口多造成的,上海建设‘四个中心’,要增加包容性。”有的委员认为:“社会发展阶段不同,效率、效益达不到人家水平,不好简单类比。”“要充分考虑上海承载能力,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降低居民生活水平、增加历史欠账为代价。”

    对于 “人口问题市场会调节,政府不宜干预”的说法,一些委员表示异议,“上海的人口规模已经到了必须强化行政措施来进行调控的关口”、“要立足国情、市情,采取市场调节与行政调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控。”还有委员认为,“控制人口本身就是伪命题,在人口自由流动的今天,迄今为止没见哪种手段是有效的。”

    从课题组内部到委员、专家、政府相关部门,讨论会上“舌枪唇剑”。有些想法则被委员们接受:上海是全国的上海,上海又是有限的上海,立足完成中央要求的建设“四个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的战略目标,上海人口问题的重点在于提升人口素质、调整人口结构和均衡人口空间分布。

    把好发展“平衡点”

    人口的合理流动是发展的动力,但若超越城市发展阶段则会阻碍发展,把好这个 “平衡点”就是把好上海发展的航向。

    对于没有人口政策事权的地方政府,规划显然是重要手段。课题组负责人谢玲丽委员指出,“多规合一,把人口规划贯穿于产业布局、区域发展等规划之中。”市发改委最新的主体功能区规划,表明未来上海人口导入重点应该在郊区新城、新市镇。对此,姚祖辉委员建议,“研究差别化税收政策,发挥市场的作用,促进产业和人口外移。”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是委员关注的焦点。不少委员认为,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不能超越发展阶段,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只有通过加快发展来解决。“给基本的保障,给发展机会,更多的福利要靠贡献来获得,这充分体现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宋超委员的意见得到多数委员的响应。

    总结这次调研,课题组在报告中提出了五个“转向”的思路和对策建议:从注重单项人口管理转向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从关注人口规模增长转向关注优化人口结构与素质;从面对自发流入转向引导有序流动;从面向市域转向面向区域;从静态管理转向源头管理和全过程管理。

[责任编辑:徐波]
相关报道

·上海开展机动车涉牌涉证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
·上海出台安全管理校车新规 明确责任追究机制
·上海实有人口达到2433.4万
·上海监狱举行应急联动演习
·上海实现涉罪未成年人观护体系全覆盖
·上海破获一起互联网信用卡诈骗案

·上海破获一起互联网信用卡诈骗案
·上海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会举行 俞正声讲话
·上海警方摧毁一信用卡诈骗犯罪网络
·上海警方侦破一起非法买卖个人信息案 涉及公民个人信息近两亿条
·上海侦破一起非法买卖个人信息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