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基层基础

社会管理之人物系列社区民警刘培友

2012-08-30 13:39:0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网 

    从警13年来,始终扎根在基层,奉献在社区,其所辖社区是连续十余年“零发案”、“无涉毒”、“无涉赌”、“无上访”的“和谐和睦”品牌社区。近日,法制网记者采访了这位多次被授予“社区卫士”、“优秀人民警察”等荣誉称号,被辖区居民亲切称为有求必应的“活菩萨”、“活雷锋”的长沙市天心区熙台岭社区民警刘培友。

    “你们要找刘户籍,得去社区里找,他一般不坐办公室的。”8月24日早上9时许,记者来到熙台岭社区警务室,准备采访刘培友,却被告知他正在社区里巡逻。

    拐过一条巷弄,在社区居民胡大姐的指引下,记者远远看到了一个身着警服的瘦削身影,正将一位年逾7旬的老人从单元楼背到路边的轮椅上。“李奶奶腿脚不好,她家人不在,我就经常过来照顾她。”刘培友一边推着轮椅,一边与记者聊了起来。虽然已年近六旬,但矍烁的眼神、亲切的笑脸,让刘培友看起来既干练又和蔼。

    “刘户籍对社区居民就像亲人一样,社区有老人去世他都要参加追悼会,还经常在生活和经济上帮助他们。他就是社区居民有求必应的‘活菩萨’!”熙台岭社区工作服务站站长张艺告诉记者,由于历史较久,社区内享受国家低保政策的近200人,70岁以上的老人500余人,百岁老人有三个。根据这一特殊情况,刘培友经常采取跟踪管理、上门走访的形式,以老、弱、病、残以及两劳人员为重点帮扶对象,尽量帮助解决问题,跟他们多接触、多了解、多谈心。

    辖区白沙路140号住着一位年近8旬的偏瘫老人,不能行走,儿女又长期在外地,无法照顾他。今年在办理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时需要他本人去照相,得知这一情况后,刘培友立即上门看望老人并约好时间,将老人从7楼背了下来。照完相后,刘培友又将他背回了7楼家中。

    “就是老人的亲生儿子,可能也没有刘户籍这么孝顺啊!”谈起当时刘培友一个个台阶将老人背下背上的场景,社区居民肖奶奶依然是记忆深刻,眼泪纵横。

    在去年的一次走访中,刘培友得知有吸毒史的邓某常年居住在外,家中只有其母亲独自生活,且腿脚不便。于是他经常去看望老人,陪老人聊天,并留下了警民联系卡。此后还经常去看望老人,陪老人聊天,帮老人买菜、购物等。久而久之,邓某被感动了。在刘培友的帮助教育下,邓某不仅经常回来看望老人,还逐渐戒掉了毒瘾。因运输毒品被判刑10年的失足青年易某刑满释放回到社区后,则在刘培友的帮助和鼓励下开了一家私房菜馆,如今生意甚是火爆。

    辖区里仁坡47号共有居民92户,因上届物管部门管理不善,拖欠水费6万余元,造成长时间停水,居民情绪波动很大,甚至准备集体到政府上访。得知此事后,刘培友迅速赶到居民区召开了协调会,并带着社区工作人员和群众代表前往自来水公司进行协商。由于牵涉居民数量较多,刘培友先后往返自来水公司和居民社区20多趟,双方终于达成了协议,自来水公司还免去了居民拖欠的水费。

    “每天为群众做一件好事、办一件实事,就是刘培友一天最大的快乐。”城南路派出所教导员袁坚告诉记者,如今同事们都知道刘培友的工作原则就是“一个宗旨”、“两个坚持”、“三个做到”,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24小时随传随到,坚持每天巡逻两次;做到群众的诉求及时解决,做到群众有难尽量帮助,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如今社区的居民一听说要调走刘培友就着急。他们多次说调谁走都不能把刘户籍调走,谁把刘户籍调走就找谁上访告状。”长沙市公安局政治部副主任龙正杰告诉法制网记者,刘培友13年如一日的尽职、用心、用情、用脑,不仅为新时期的社区民警树立了一个标杆,也为他在社区居民中树立了极强的公信力与亲和力。记者 阮占江 实习生 刘文楠

[责任编辑:王苗苗]
相关报道

·[视频]休假民警勇救落水女
·民警卢伟明:危急时刻夺刀解救人质
·民警林永青:练就一双洞穿嫌疑人心思的慧眼
·劳教民警林琳挺身为梯—— 车祸现场救出20余乘客
·辽阳隆昌派出所民警从洪水中解救五名群众
·广东佛山社区民警赖元强 风雨中背起一片温情

·广东佛山社区民警赖元强 风雨中背起一片温情
·一个农村派出所民警的一天
·姜骀:右侧肢体残疾民警的“左手追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