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地方要闻> 重庆

重庆市出台全国首个村卫生室管理规范性文件

2012-08-30 13:41:3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重庆日报 

    9月1日起,《重庆市村卫生室(所)管理办法(试行)》(下简称《办法》)将在重庆38个区县正式执行。据了解,该《办法》是新医改实施以来,全国首个以省级政府名义出台的村卫生室管理规范性文件。

    8月29日,市卫生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刘克佳就《办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解读。

    深化医改

    文件规范村卫生室

    为什么重庆会出台文件专门规范村卫生室?

    刘克佳介绍,一直以来,村卫生室在农村居民医疗服务、疾病控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加强村卫生室建设和管理,夯实农村卫生服务网络是农村卫生工作的重点。

    重庆农村多、山区多,农村卫生底子薄。村卫生室作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的最底层,存在着基础设施较差、服务能力较弱、补助机制未建立、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特别是自2011年,随着医改深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基本药物实行零差价,乡村医生以药品为利润的主要收入格局被打破。“这几乎切断了乡村医生85%的收入来源,村卫生室的正常运行遇到困难。”刘克佳说。

    如何体现公益性医疗卫生服务,保障村级卫生组织的正常运行,成为重庆医改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办法》出炉。作为全国首个规范村卫生室的文件,《办法》首先明确了村卫生室的性质,属民办公助,承担公益性医疗卫生服务的非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

    提供优质医疗

    定期免费培训乡村医生

    截至2011年底,重庆农村户籍人口2380万人,常住人口1380万人,有村卫生室10754所,乡村医生26599人。“从数据来看,重庆的农村户籍人口每千人拥有1.2名乡村医生,但乡村医生的分配并不均匀,发展较好的地方千人中有多个乡村医生,贫穷山区千人中还不到一名。”刘克佳称。

    另外,重庆乡村医生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大专以上学历较少,中专学历占75%左右。刘克佳表示,这有一定历史原因,“很多村医从前是赤脚医生,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而是凭多年累积的经验走江湖。”

    因此,《办法》对乡村医生的配备进行了规范,要求农村户籍人口每千人配备不低于1名的乡村医生。另外,还将对乡村医生定期实施免费在岗培训。

    “我们希望通过推进村卫生室的建设和管理,稳定乡村医生队伍,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优质、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刘克佳说。

    保障乡村医生收入

    政府每年投入5.5亿元补助

    为稳定乡村医生队伍,《办法》突破性地确立了由5种渠道构成的政府补偿机制。政府每年将投入5.5亿元,来补偿乡村医生的收入,而这笔钱全部由市区两级财政承担。

    据了解,5个渠道包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乡村医生专项补助、一般诊疗费补助、基本药物制度补助和村卫生室运行补助。其中,专项补助每人每月不低于400元;一般诊疗费按乡镇卫生院一般诊疗费标准的50%执行。

    “不是拥有乡村医生资格就可以直接获得这些补助,而是遵从多劳多得、不劳不得的分配原则,根据乡村医生的服务数量和质量,进行绩效考核。”刘克佳称。

    “我们测算过,办法实施以后,村医每年人均收入在2.1万元左右,和以前的收入可以基本持平。根据多劳多得的原则,做得好的收入会更多。”刘克佳介绍,荣昌一位村医就公共卫生服务一项的补助就达到了1.6万元/年。“这有助于村卫生室留住人才,同时吸引年轻医务人员到村头来。” (记者 夏帆)

[责任编辑:徐波]
相关报道

·重庆启动交通安全七大专项整治 校车纳入重点监控
·重庆计划10年投资1.7万亿扶持18个贫困区县
·重庆三级检察院设立“莎姐”维权岗
·重庆:城乡统筹 教育先行
·重庆警方严打网络违法犯罪 5个月抓获775嫌疑人
·重庆开设全国审判业务专家网上大讲堂

·重庆开设全国审判业务专家网上大讲堂
·重庆江北完善残疾人犯罪案件办理机制
·重庆每千农村户籍人口至少配备一名乡村医生
·重庆“四轮驱动”基层团组织迸发活力
·重庆:社会管理要坚持民生优先服务为先基层在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