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各地经验

创新社会管理 推动科学发展--来自株洲的调查

2012-08-29 16:05:2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湖南日报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株洲把创新社会管理作为加快科学发展的“助推器”,落实“四化两型”的硬举措,促进社会和谐的“润滑剂”,取得了积极成效。

    抓住关键点理念先行

    在实践中,株洲着力强化三个理念。第一,强化人本理念。始终坚持民生优先、服务为先、基层在先,把服务作为管理的基本价值和核心内容,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实现管理。去年,市委《关于创新社会管理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意见》,提出了城乡居民收入5年倍增、扩大城乡就业、强化社会保障等目标任务。第二,强化法治理念。深入落实《法治湖南建设纲要》,率先在全省开展“法治城市”创建工作,着力营造公开、公平、公正、可预期的法治环境。第三,强化系统理念。站在全局高度和长远角度,通盘统筹、协调处理好发展与稳定、城市和农村、资源与环境等多方面关系,坚持城乡同建同治,把城市当作“客厅”来打理,把乡村当作“公园”来建设。

    选好切入点城乡同治

    主要是突出四个方面:第一是促进认知认同。只有推进城乡同治,才能更好地解决各种社会问题,才能促进社会管理上层次、上水平。2009年,在深入开展株洲精神大讨论活动中,提炼出“火车头精神”,树立一盘棋思想,夯实了群众认知认同的思想基础,促进了党风政风行风民风的积极向好。第二是推动自主自治。把城乡居民自我服务、社会组织参与服务、志愿者公益服务有机结合起来,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积极推动基层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目前,全市有各类社会组织1057个,活跃在城乡各个角落,服务社会能力显著增强。特别是在这几年的城市“四创四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中,广大人民群众始终都是奋战在一线的“主力军”。第三是夯实基层基础。突出综合服务、网格管理两大抓手,积极推动社会管理重心下移,提高基层社会管理效率。在城市,加强网格化管理,实行“两级监督、两级指挥、三级考评、四级联动、分口处理”和“部件以条为主、事件以区为主”的城市综合管理模式。在农村,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积极构建涵盖党建、社保、民政、计生、维稳等在内的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实行统筹管理、综合服务,提升了效率,方便了群众。第四是着眼长远长效。着力建设数字城管、智能交通管理、社会治安“三大数字化”监控平台,在国内率先将3G无线通讯技术融入数字城管,率先将无线移动视频监控技术融入GPS系统,率先将视频采集预警立案运用于城市社会管理综合考评,市区视频探头达到3000多个,形成强大的数字支撑能力,基本实现了对城市社会管理事务全方位、全时段、全覆盖的监控管理。

    找准着力点健全机制

    坚持先行先试、边干边试,初步探索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机制体制。第一,坚持科学决策。重要工作、重大项目的决策,都采取专家论证、市民听证、召开网友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充分征求意见,达成共识再作出最后决策。全面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确保从源头上预防和避免因决策不当而引发社会矛盾。第二,坚持整体联动。将社会管理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明确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将具体工作量化落实为矛盾联调、治安联防、平安联创。矛盾联调,以人民调解为基础,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有效对接,力求以和谐的方式化解各类社会矛盾。治安联防,坚持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建立起扁平化指挥调度平台。今年来,全市“两抢一盗”犯罪案件明显下降。平安联创,广泛开展各个行业、各个层面的“平安创建”活动,积小安为大安,共同营造“平安株洲”大环境。第三,坚持刚性考评。健全科学考评机制,坚持考核评议社会化,通过公开考评,把考核标准交给群众,把考核程序亮给群众,把考核权力赋予群众,实现由“官评官”到“民评官”。考核操作简便化,注重简化程序,简便易行,便于抓推进、抓落实。考核运用刚性化,就是根据社会管理的任务目标,评定考核结果和等次,将考核结果纳入政绩考核。

    把握落脚点促进和谐

    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维护群众利益,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和谐。第一,改善民生促和谐。近三年,株洲财政支出接近70%投入到民生,着力抓好以城镇低保、全民社保、城乡环保和就业、就学、就医为重点的“三保三就”社会事业。特别是坚持不懈地强化公共服务,建成全国首个电动公交城,票价全部降至1元。在全省率先建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达到1018个租赁点、2万辆车的规模。第二,维护稳定促和谐。扎实推进信访维稳百日竞赛活动,坚决把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消除在基层。今年以来,全市进京、赴省上访总量大幅度下降。第三,转变作风促和谐。深入持久开展治散、治懒、治玩、治浮“四治”作风大整顿,对违法违纪的单位和个人,坚决通报一批,调整一批,处分一批。近3年,处理1248人,通报批评县处级单位12个,营造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沈忠)

[责任编辑:徐波]
相关报道

·株洲上半年社会管理综治民意调查排湖南全省第一
·湖南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会议在株洲召开
·湖南株洲创建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破解出行难题
·株洲创建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破解出行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