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邱继兴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把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落实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工作和措施上。基层干部身处一线,其作风好坏,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少数干部难以适应发展要求,滋生了一些不好习惯、不良行为,影响了党风政风,败坏了社会风气。要妥善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建立设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抓干部作风建设,必须转变学风增素质。一要在学习中提高履职能力。引导广大干部立足岗位实际,勤学善思,勤政乐学,防止“知不抵位、识不符职”、“知识透支、本领恐慌”,切实提高判断形势、应对复杂局面、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工作开展的能力。二要在学习中端正为政导向。坚持用身边的正面典型激励、鼓舞干部,用反面典型警示、告诫干部,使广大干部始终把实现人民愿望、满足人民需要、维护人民利益作为工作的根本要求。三要在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党员干部要加强党性修养和道德修养,始终保持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抓干部作风建设,必须把握导向用干部。一是坚持务实原则选准干部。坚持以思想作风为准绳,明确选好干部的导向与标准,通过全方位考察,看清考察对象思想道德上的“高与低”、学识上的“深与浅”、作风上的“虚与实”、政绩上的“真与伪”、发展上的“远与近”、表现上的“内与外”,真正选出那些重实际、说实话、干实事、求实效的干部。二是倡导实效目标用好干部。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起用干部的同时,要以工作实效为第一目标,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以抓落实的能力和效果为第一责任,大胆使用那些政治上靠得住、思想上有觉悟、工作上有能力、群众中有威信、建设中有实绩的干部。三是培养良好心态激励干部。教育广大干部知足感恩、爱岗敬业,忍得住辛苦、受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进一步养成理性平和、奋发进取的为政心态,形成事争先进、业争一流的良好作风。
抓干部作风建设,必须依法查处强监管。一是常监督重预防。逐步构建党内监督、法律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有机结合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对在作风建设中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打招呼,及时提醒,把不良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二是严责任促落实。完善作风建设责任体系,加大责任考核和追究力度,健全干部问责制度,确保权责明晰,改变在其位不谋其政、任其职不尽其责的不良作风。三是抓典型严查处。加大对干部作风的执法检查力度,对各类不良风气,敢于果断警示和处理;对违反作风建设有关规定,特别是那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顶风违纪、情节恶劣的典型案件,从严从快查处,并开展警示教育。
抓干部作风建设,必须严肃考核重兑现。一是以规范制度促考核。健全督事、评绩、考人、查纪“四位一体”的考核机制,完善干部学习教育机制、激励约束机制、联系群众机制、监督管理机制,逐步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以制度规范行为”的行政服务体系。二是以严格考核促整改。注重日常考核与年终考核、作风表现与工作绩效、考核成果与干部使用的有机结合。三是以问题整改促实效。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风向标作用,切实解决思想解放不够、执行政令不畅、发展环境不优、服务效能不高等问题,使干部真正把心思用到干事业办实事上,大力营造比学赶超、奋发向上、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浓厚氛围。
(作者:长沙市雨花区委副书记、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