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地方要闻> 重庆

重庆:城乡统筹 教育先行

2012-08-29 09:54:2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日报 

    青山如黛,绿树成荫。漂亮的教学楼,崭新的塑胶跑道,舒适的宿舍,加上一张张可爱的笑脸,描绘出一幅美妙的校园画卷。在重庆云阳县凤鸣镇凤桥小学,11岁的聂娇龙童声清脆,“我们学校不仅环境好、老师好,课外活动也很丰富, 图书室、心语室、‘快乐驿站’啥都有,不比城里的学校差!”

    重庆城乡区域差异很大。在这样的市情背景下,应该如何推动教育科学发展?重庆市教委主任周旭的回答是:“抓住城乡统筹,就牵住了重庆教育发展的牛鼻子。”

    理念体现于行动。过去几年,有两个数字一直为重庆教育界广为称道:一是4%,一是70%。具体是指,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要高于4%,每年教育经费增量中的70%以上要向农村倾斜。

    抽象的数字背后,是重庆为实现教育城乡统筹发展,而采取的一项项实打实的举措。比如,在全国率先还清“普九”债务、率先兑现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甩掉了教育事业长期形成的历史包袱。又比如,统一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统一配置教育教学装备,加快改善落后学校办学条件,“十二五”末力争中小学标准化建设达到85%以上,让城乡学生站上同一条起跑线。再比如,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每年资助400多万学生,并将进城农民工子女纳入义务教育保障范围,不让一个学生因为贫困而掉队。

    城乡统筹,重点在乡。近年来,重庆竭尽全力改善农村教育面貌,先是全面消除了400多万平方米的农村中小学D类危房,后又相继建成2080所农村寄宿制学校,让山区孩子和留守儿童告别走读之苦,如今又开始推进食堂全覆盖,让孩子们吃上有营养的热饭。

    在铜梁县安居镇波仑小学,校长赵明告诉记者,去年学校新建了宿舍,免费供学生住宿,还翻修了食堂,提供一日三餐,一荤一素只需3元,困难学生还有补助。“对农村人来说,以前孩子上学是种负担,现在却成了一种福利!”

    公平、均衡,是统筹城乡发展教育的应有之义,但这绝不意味着“削峰填谷”,而是要着眼全局,整体提质。过去几年,重庆由财政出资,对10万名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开展了专项培训。再加上统一编制标准、健全补充机制、改善待遇等一系列“组合拳”,使农村也拥有一大批“用得上、留得下、靠得住”的本土化师资,为农村教育质量提升和长远发展蓄足了动力。

    按照规划,重庆将力争到2015年底,使所有区县义务教育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管理水平、教育质量等方面实现基本均衡。正如赵明所讲,教育阳光普照城乡,不仅会撑起农家孩子的明天,也能托起山乡光明的未来!(记者 刘志强)

[责任编辑:徐波]
相关报道

·海南省出台并实施城乡困难家庭临时教育救助政策
·新郑:如何实现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