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起社会管理的“半边天”
——唐山市妇联创新社会管理纪实
近年来,唐山市妇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河北省、唐山市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社会协同”的主体作用和“公众参与”的引导作用,搭建丰富多彩、富于创新的平台,调动广大妇女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探索了一条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崭新路径。
理念创新:
科学建家带动起一场百万家庭科学发展的温馨革命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如何发挥妇女在家庭中的核心作用,是妇联组织在家庭建设领域发挥优势的重要课题。
围绕怎样把科学发展的要求变成每个家庭的生动实践,唐山市妇联连续3天召集71名基层干部群众进行面对面座谈讨论,向1000多名群众发放了征询意见函,走访请教了多名专家学者,把科学发展的理念与群众对幸福的需求和丰富的建家实践紧密融合,提出了利用3至5年时间,在全市开展“创建科学发展示范家庭,营造幸福港湾”活动的构想。
活动坚持宣传动员一起做,紧紧围绕“平等和谐、阳光发展、节能减排、绿色生活、科学生产、以德治家”的科学建家指导标准,强势宣传科学建家理念,层层举办启动仪式100多场次,7次组织全市性大规模推进交流会议,11万名群众参与科学建家签名活动,近20万户家庭递交了科学建家言行自律承诺书,制作发放环保购物袋、中国结、成果汇编等各类入户宣传品230多万份(件)。互动互学一起做,高标准打造市级示范村(居)53个,广泛开展了科学发展示范家庭先行楼门、先行户创建活动,举办科学建家大讲堂、大家谈、有奖征文等系列实践活动2200多场次。风采展示一起做,先后举办全市群众科学建家风采展示大赛、成果展、金点子与小窍门征集大奖赛、专场文艺演出等大型风采展示活动50余场次,吸引了数以万计的群众热情参与。实事项目一起做,同34个市直职能部门合作,启动实施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等实事项目22个,争取资金支持4320万元,直接受益群众达28.5万人次。
四年多来,唐山市近100万个家庭投入到科学建家实践中,8.5万个家庭成为了科学发展示范家庭。在科学建家新理念的指导下,广大群众不断更新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摒弃不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自觉把科学发展落实到日常建家的每一项具体行动之中。
方式创新:
妇女信访代理筑起妇女维权与社会维稳融合互促的基础防线
妇女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作用。唐山市妇联在全国创造性地开展了妇女信访代理工作,把工作着力点从“替妇女说话、帮妇女办事”转变到“让妇女说话、让妇女办事”上来。自2009年6月以来,全市各级妇女信访代理机构先后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8000多起,成功代理信访案件4165件,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道有力防线。
村村都有妇女信访代理员,让妇女替妇女说话。唐山市妇联打破传统由维权干部维权的单一模式,在全社会公开招募妇女信访代理员,组建了由妇联干部和社会维权志愿者组成的8000多人的市、县、乡、村四级代理员队伍,并自上而下层层建立了岗前培训、持证上岗、岗位培训和月上站制度。实践中,广大代理员坚持重心下移,按照“大事不出乡、小事不出村、纠纷不激化、矛盾不上交”的要求,把信访代理服务送到妇女群众身边,让妇女有需求时想得起、有困难时找得到、关键时刻帮得上,“有事就找妇女信访代理员”在妇女群众中广为流传。
唐山市配备建立高标准市、县两级妇女信访代理服务中心19个,建立乡镇妇女信访代理服务站222个、村(社区)妇女信访代理室3842个。针对妇女信访问题的不同内容及性质,探索出了3条具体推进的工作路径,即推进以“主动参与、疏导代理”的工作路径,团结稳定一批信访妇女,化解一批家长里短的苗头性纠纷;推进“专题研究、协作推进”的工作路径,推动解决一批涉及妇女权益的共性问题;推进“案例示范、总量扩面”的工作路径,抓典型、增总量,提升档次,扩大影响。妇女信访代理工作开展以来,先后使24名侵害弱势妇女儿童的犯罪嫌疑人落入法网,支持416名妇女摆脱家庭暴力的阴影,帮助离婚妇女赢得婚后共同财产1300多万元。与20多个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帮助1047名妇女解决了涉及土地权益、经济权益的难点问题。
妇女信访代理最终的目的是解决信访、减少信访,维护社会稳定。在实践中,唐山市妇联把握规律,积极探索和谐化解的有效方法,将维权关口前置,把信访消除在萌芽状态。
机制创新:
困境关爱为特殊人群送上一份特殊的温暖
贫困妇女儿童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特殊群体。唐山市妇联从帮助妇女儿童解决实际问题出发,发挥“联”字优势,积极推进政府投入与社会捐助相结合、社会帮扶与妇女自助相结合、物质关爱与精神抚慰相结合,推动形成了贫困妇女儿童困境关爱的长效机制。
唐山市妇联在全国首创组团式爱心基金模式,对社会爱心资源进行整合,以单位或个人名义设立冠名爱心基金,多个爱心基金打捆组团式发展。此举激发了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持续参与妇联的公益活动,保证了公益资金来源的连续性。2009年12月以来,10个爱心基金协议注资958万元,妇联组织以爱心基金为依托,先后创立“春蕾计划”助学、爱心书屋、阳光流动课堂等系列公益项目14个,累计救助贫困春蕾女童3.9万人。
“万名妇女一助一”是唐山市妇联近两年着力打造的爱心品牌工程,每年围绕重点地区和人群,开展专题献爱心活动。2009年,以“心系贫困母亲、情暖贫困儿童”为主题,对全市218个老区重点帮扶村的2212名贫困母亲儿童进行了逐户走访慰问;2010年,开展“驻唐官兵爱心献春蕾”结对帮扶活动,2166名驻唐官兵与2166名女童结成了帮扶对子;2011年的“爱心妈妈暖冬行动”, 3000多名爱心妈妈为孤残儿童编织和捐赠毛衣2000多件。在社会爱心的感召下,每年参加爱心活动的人数超过3万人。
唐山市妇联还专门设立了妇女儿童健康公益项目协调服务中心,大力推进妇女儿童健康关爱项目。争取到全球基金、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等5家国际国内基金组织的项目支持;与市内20多个机关事业单位联合,组织募集资金887.4万元,实施了妇女“两癌”筛查、重大疾病救助、儿童特殊疾病、儿童营养健康四项关爱工程;在市妇幼医院等医疗单位设立妇女健康服务站,为近8万名妇女提供了“两癌”筛查和免费妇科检查;组织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捐资,为22名患有白血病等重大疾病的困境妇女儿童提供大病救助金47万元;持续开展儿童先心病、弱视、唇腭裂、自闭症救治活动,为365名患儿减免治疗费用182万元;为城乡儿童免费提供健康营养食品6000公斤。
领域创新:
女性社团汇聚起巾帼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的强大合力
千支女性社团服务社会管理创新工程,是唐山市妇联顺应社会团体参与社会管理的趋势,着眼于发挥妇联组织枢纽作用而启动的一项创新工程。
实施培育工程,“建”一批。市妇联抓住骨干人群,先后组织建立了女领导干部、女企业家、女文艺工作者、女能手和巾帼社团联谊会等协会组织,推选有威信、有能力、有热情的骨干担任协会会长,同妇联建立紧密型的联系制度,紧紧围绕全市工作中心和妇女工作重点,组织开展活动。在妇女工作基础较好的村,由妇代会有计划、有重点地成立女性社团,通过这些社团组织,把一大批妇女群众紧密地团结在了妇联组织周围,成为组织妇女发挥作用的重要抓手。
实施服务工程,“联”一批。对民间自发组成的女性社团组织,唐山市妇联寓管理于服务当中,成立市女性社团联谊服务中心,直接与50支女性社团、3万多名会员建立直通式联系,县、乡、村妇联组织分别联系的女性社团超过1400支。各级妇联组织依托全市5000多个村(社区)妇女之家,为女性社团及成员搭建培训、信息服务、志愿活动平台,引领女性社团成员提升素质、学习交流,参与社会实践。
实施品牌工程,“树”一批。在引导女性社团组织成员提升素质、担当正面舆论宣传队伍的同时,唐山市妇联注重为她们搭建发展平台和展示舞台,培养、选树了一批带动作用强、影响范围广的巾帼社团组织。巾帼手工文化沙龙成员戚桂芝创作的优秀作品,被市妇联推荐参加中国家纺手工精品创意大赛,获得银奖,使戚桂芝成为了巾帼手工编织行业的“名人”;遵化市妇联以旅游城市建设为依托,组织广大妇女成立手工编织社团组织,使妇女的民族手工艺品成为了全市旅游特色产品,带动近万名妇女创业增收;全市文明市民标兵、优秀巾帼志愿者陈秀荣率领的4000多人组成的金凤凰腰鼓队,常年活跃在社区、农村,组织义务演出和健身推广,被评为“全国亿万妇女巾帼文明健身腰鼓队”。
如今,数千支女性社团组织活跃在城市、乡村,成为唐山市妇联组织发动、宣传、组织、引导妇女群众坚实有力的臂膀。(席晓军、周骏波、赵珺)
·[视频]河北唐山:18万现金被抢 众人合力勇擒劫匪
·唐山:战时思想政治工作为“破案会战”再鼓号角
·7月28日:唐山大地震
·生死关头背出小伙伴 网友超赞唐山90后“五好汉”
·唐山市公安局十项承诺创建“平安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