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党报视点

吉林日报:坚持解放思想不动摇

2012-08-27 16:26:0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吉林日报 

    作者:王艳丽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坚持。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必须坚定不移地为之奋斗。做到这四个坚定不移,对保持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的大局至关重要。”

    在“四个坚定不移”中,解放思想位于首位,充分表明解放思想的重要性及党和国家对这一“法宝”的重视。

    解放思想作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法宝”是经过理论和实践检验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具有第一性,人的意识要以客观物质条件为基础,但是具有反作用于物质世界的作用,也正是因此,人类才具有了改造世界的主观能动性。人之思想,则是这种主观能动性的统领与核心。只有确保思想的正确,才能保证行动的正确与有效,保证结果之向正向发展。然而我们不能对“思想”做唯心的或僵化的理解,人的思想不是“闭门造车”的产物,而是对客观现实的反应,因此,思想都有一个产生、发展、成熟与再发展的过程,要根据客观现实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把握住这种“思”与“事”的协调变化才能理解“解放思想”的真髓。

    综观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从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特殊历史条件下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解决过去僵化的“姓资与姓社”的问题,再到1997年江泽民同志为“公”、“私”定论,直至“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和政党建设理论的创新,每一次重大的思想解放都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正确而有力的思想指导,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取得新成绩。

    新的历史条件下,胡锦涛总书记又一次强调解放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性,更体现出我党的理论魄力。

    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已经进入到新的阶段,不仅与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不同,也与改革开放初期的理论与实践摸索不同,目前,我们的各项事业均已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各种法律法规也基本完善。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认识到,如果说,在失败的基础上取得一个成功困难,那么,在成功的基础上要取得更进一步的成功则更难。对思想而言,人们往往懂得去放弃一个错误的想法,却不容易走出一个曾经的经典,墨守成规之事往往会发生在此时。但无论是马克思的经典理论还是现实都告诉我们,没有任何一个理论是永远的真理,它只能趋于完善,根据客观事物的不断变化来调整自己,却永远也达不到完美。解放思想则是这种根据现实变化调整理论方向的前提保障。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正处于从一个成功走向更高层次的阶段,因此,再一次强调“解放思想”就显得更为必要。这也对每一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参与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党员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要求我们不但要具有把握客观实现不断变化的敏锐洞察力,还要有及时调整思想的理论能力,更要有敢于否定他人尤其是否定“旧我”的理论勇气。

    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我们一定会在以解放思想为首的“四个坚持”的理论指导下,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向前进!

    (作者: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副研究员,博士)

[责任编辑:庞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