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政法英模

樊伟娟:从警为遗愿也为传递温暖

2012-08-27 15:07:4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没见到樊伟娟前,她的名字就已经在记者心中扎下了根。围绕着她的是好几个“唯一”和“第一”:多年前,她曾是浙江省嘉兴市酒厂建厂以来第一个女电工,如今,她是嘉兴市公安局南湖分局唯一的社区女警长;2008年度十大南湖卫士中唯一的女性。从警14年,樊伟娟取得的成绩让人感叹:这个女人不简单。

    变故引发人生转折

    说起樊伟娟的从警经历,用她的话来说就是“半路出家”。

    1998年2月17日,像往常一样,樊伟娟与当时只有2岁大的儿子在家中等着丈夫回家,然而最终等来的是一个噩耗:她的丈夫,原嘉兴市公安局原秀城区分局新嘉派出所民警李雄伟,在缉捕嫌疑人时英勇牺牲。

    悲痛过后,樊伟娟作出一个让很多人都意想不到的决定:做一名人民警察。她告诉周围人,成为一名警察是丈夫一生的理想和心愿,做一名好警察更是他为之奋斗的目标,虽然丈夫离去了,但她会继续为他走完这条路,帮他完成这份未了的心愿。

    从警嫂到警察,角色的转换并不容易。樊伟娟至今仍记得自己第一次值班时接到电话不知所措的情景。而如今,作为丁家桥社区警务站的警长,她用“樊伟娟社区工作法”与群众打成一片,成为当地治安管理的典型。

    “发明”破解治安难题

    14年的从警生涯,樊伟娟呆的最多的地方就是社区,而社区里的居民都知道,樊伟娟是一个有想法的“发明家”。

    樊伟娟所管辖的丁家桥社区是嘉兴市区商业门点最多、人口流动量最大的区域,治安状况复杂。一般的社区民警都说“太难管”,而她却迎难而上,用了半年多的时间挨家挨户摸清情况,经过分析研究,形成一套自创的“樊伟娟社区工作法”。

    “社区人口幢户图”、“公调对接”调解模式、社区“治安明星”三合一做法……她的“发明”层出不穷。

    翻开樊伟娟的 “社区人口幢户图”,社区每户居民的家庭成员、联系电话很是齐全,这些还会根据住户的情况随时更新。有段时间经常下雨,一些地处老弄堂的房子常常漏水,而这些漏水的房子大多是空房,找不到房东,这可急坏了住在楼下的住户,只好向樊伟娟求助。樊伟娟从她的“社区人口幢户图”里很快就找到了相关房东的电话,第二天就解决了住户们的难题。

    建设派出所辖区一共有100多家旅馆,丁家桥社区就有35家,而旅馆对于无证人员的住宿问题很是头疼。“我们要求旅馆必须按住宿人员真实信息进行登记,如果无证人员无法登记,旅馆就流失了客源。”樊伟娟用成本不过几十元的摄像头解决了这个难题。她让旅馆的工作人员把无证住宿人员通过摄像头拍下来,再向住宿人员信息系统上传照片、填写此人的姓名等个人信息,随后由警方查询、核对。如今,这套视频摄像技术已在南湖区大范围推广,全区旅馆登记率接近100%。这项发明被评为全市警务创新奖。

    将收获的温暖传递出去

    “有很多人认识我,但却不是因为我。”刚做社区民警时,樊伟娟经常用这句话提醒自己。丈夫的牺牲给她带来了巨大的悲痛,但同时也收获了无数人的关爱,而这更激励她做好一名社区民警,把自己收获的温暖传递给每一个人。

    如今已担任南湖分局建设派出所副教导员的樊伟娟仍然延续着她做社区民警时候的习惯,每天上下班,宁愿绕路也要经过丁家桥社区,跟老朋友们打个招呼。

    记者采访的当天晚上,樊伟娟照例去丁家桥走走,碰到居民正因为晚上跳操的事纠结,阿姨们觉得在警务站门口跳操会延长警务站的工作时间,感到不好意思。“警务站就是为大家开的。”樊伟娟三两句话就解开了阿姨们的心结。

    “只要你真心温暖别人,别人也会温暖你”,樊伟娟这样理解。无论自己在哪个岗位上,只要群众需要她,她就会出现。她喜欢把社区警务比作一桌酒席上的主食,“也许不够引人注目,但从来不可或缺。”“这么多年工作下来,有这么多人喜欢我,我希望真的是因为我。”采访结束,樊伟娟喃喃地说。(记者 武忞 通讯员 吕舒雯)

[责任编辑:季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