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冬季寒冷漫长、农作物生长期短、运输距离过长等造成物价偏高的实际,大兴安岭地区通过采取加强物价部门工作力量、恢复价格调节基金、加强重点行业价格监管、定期公布消费品价格行情和对困难家庭发放节日价格补贴等多种措施,稳定物价,惠及百姓。
今年初,大兴安岭地委书记肖建春在听取物价工作汇报后,安排有关部门筹措100万元用于补贴困难群众过春节。为切实解决影响物价稳定的关键问题,行署安排有关部门与哈尔滨铁路局协调,争取在齐齐哈尔至古莲的旅客列车上恢复鲜活食品运输,保证当地群众吃上质优价廉的外运蔬菜;组织研究落实“菜篮子”工程,扩大蔬菜生产规模,增强蔬菜自给能力;制定完善食品价格应急预案,在副食价格大幅度波动时启动价格调节基金,平抑物价;加强对电信、铁路、银行等重点行业的收费管理,特别是对涉及加重企业和百姓负担的重点环节从严监管,对供热、物业、殡葬延伸服务等县(区)管价格进行成本调查,统一出台全区性的价格指导意见,避免出现价格参差不齐的现象。
健全机构,提供组织保障。根据实际,地委批准恢复行署物价监管局党组设置,行署决定物价监管局相对独立开展业务工作,恢复成立了地区价格调节基金管理中心,为物价监管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和人员保障。据介绍,全区价调基金去年恢复建立以来,目前已征收800万元。上半年下拨给三县四区229万元继续用于调控县区物价。
强化监管,净化价格环境。该地区积极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日常和节日市场物价检查工作,去年以来先后组织了对涉农价费、涉企收费、医疗药品、教育收费、电信资费、液化石油气、成品油、银行取消项目、电力价格、铁路系统、交通客运等价格收费检查30多次,出动检查人员500余人次,检查单位近2000个次,共查处价格违法案件18件,查出价格违法所得46.33万元,退还用户18.12万元。(刘大泳)
·黑龙江大兴安岭森林防火部门严防森林火险
·大兴安岭地区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大兴安岭地区加强法制宣传推进依法治区
·大兴安岭地区编办强化机构编制档案管理
·大兴安岭地区“三不”措施防控“地沟油”
·黑龙江大兴安岭边防社会管理创新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