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成武
胡锦涛总书记在“7·23”重要讲话中,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特色”,即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正确认识和把握这“四个特色”的深刻内涵,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实践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主要的实践特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通过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得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结论,并在新的实践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做出了科学的解答,从而开辟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理论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又在当代中国的具体条件下对科学社会主义进行了重大发展和创新,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主要的理论特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命题中,“社会主义”是指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而“中国特色”则是指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具体体现、表现形式和发展途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虽然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样一个历史性课题,但它毕竟只是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种原则设想,而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方案。而各国国情千差万别,社会主义在各国也会有不同的发展道路和表现形式。尤其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脱胎而来的,与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具有很大的不同,这就使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着一个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因此,从本质上来讲,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所进行的一切理论及实践活动,都是围绕着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课题而进行的。
民族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具有了鲜明的民族风格和中国文化底蕴,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的有机结合,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主要的民族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就是立足当代中国的具体实际和具有独创性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贯穿着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和汲取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等民族精神,并使其深深融入到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思想体系之中,融入到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一系列价值理念之中,并使其转化为人们自觉的道德规范和精神追求。
时代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当今时代背景和国际环境下形成的,并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主要的时代特色。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平发展时代主题的日益凸现,为中国共产党创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苏联解体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大挫折,促使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总结经验教训,从而更加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面对国际局势和时代条件的深刻变化,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以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战略性的思维谋划全局,在实践上努力探索,在理论上积极创新,不断推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赋予了科学社会主义新的鲜活力量,使社会主义顺应了当今时代发展的潮流,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作者: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