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 坚
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浙江的历史使命,明确了迈向这一宏伟愿景的主要任务,部署了加强党的建设的新举措,描绘了浙江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怎样认识和落实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怎样认识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奋斗目标
提出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浙江的宏伟目标,是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的最大亮点,是这次党代会的主题,也是党代会精神的灵魂与核心,我们要全面系统深刻地把握这八个字的奋斗目标。
提出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奋斗目标,是浙江改革开放30多年历史的必然趋势。
改革开放30多年,从1978年召开省第六次党代会以来,我省共召开了8次省党代会。从8次党代会的主题和30多年的发展来看,浙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呈现了三个显著的特征:
一是浙江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把“富民强省”作为一条主线,作为一个贯穿30多年的主题,坚定不移地带领全省人民,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并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
二是30多年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点,不断地从政治领域,向经济领域,向社会领域,向文化领域深化与发展,形成了全面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格局。
三是经过30多年的努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根据国家统计局测评,到2011年,浙江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92%,高于全国10多个百分点,成为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省份之一。2011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2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90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097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3071元,分别连续11年和27年居全国各省区首位。同时,全社会的文明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显著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均衡性、普惠性不断增强,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领先,各领域法治化进程明显加快。这些都为我们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打下了坚实基础。
这个奋斗目标的提出,充分体现了立足当前,更放眼长远的高瞻远瞩。
在我们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浙江是在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推进的区域现代化,发展中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接近或达到国际公认现代化国家的发展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次党代会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是具有国际可比性的现代化,按照这样的要求,我们在物质富裕方面仍有不小的差距,仍需要不懈的努力和奋斗。并且,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物质富裕程度加速提升的同时,精神富有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越来越凸显出来。首先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努力,我们的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建设已经取得巨大成就,现在人们思想观念的开放性、自主性、创新性等与过去已经不可同日而语。社会的文明程度和人的道德行为也有了重大的改善。如浙江涌现出了吴菊萍、吴斌等一系列最美人物就是一个生动的写照。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当前在精神文明和道德建设上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精神家园的迷惘,马路越修越宽,但人们找不到回家的路。又如道德的缺失,人文关怀的淡漠,以及人的行为方式的失范,等等。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鲜明指出:“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这里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的命题:我们不仅要重视把人从物质贫乏中解放出来,更要重视把人从精神空虚中解放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就是要实现进一步的新的解放,也就是精神的解放。
这个奋斗目标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在发展思路上新的关注与新的转变。
也就是说,我们的发展思路应当实现三个转变:一要在关注物质世界打造的同时,更加关注精神世界的打造。物质世界的打造要继续关注,但是,当前还要更加关注精神世界的打造,要进一步提高我们打造精神世界的能力和水平。二要在关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同时,更加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我们不仅要实现物的现代化,更要实现人的现代化,最根本的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只有物的现代化不行,只有同时实现人的现代化才是全面完整科学的现代化。三要在关注老百姓物质民生的同时,更加关注老百姓的精神生活和文化民生。人活着要靠物质来支撑,而要怎样去活就要靠精神和文化来支撑。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比较好地解决了活着的问题,现在要更加重视解决怎样去活的问题。所以,我们的发展理念和发展重点要更加重视精神领域和文化问题。
这个奋斗目标的提出,顺应了全省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人的需求总是不断递增的,从物质的层面,逐步向精神的层面提升。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例如,2011年与1985年相比,从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看,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了34倍,人均消费性支出增加了25倍,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增加了3倍,恩格尔系数下降了33%;从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看,人均纯收入增加了24倍,人均消费性支出增加了20倍,人均居住面积增加了2.8倍,恩格尔系数下降了28%。当前,人民群众的期待和需求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从追求生活必需品到追求高档消费品,从追求物质生活的丰富到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从经济上的满足,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活上的满足,等等。为此,在全面小康生活基本实现后,进一步让人民群众过上精神富有的新生活,是顺应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