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战略地位的重要提升
从2005年开始,党中央对科学发展观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逐步提升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2006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强调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2006年12月5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成果,从而成为我们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在这里,胡锦涛把科学发展观称之为“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这是对科学发展观战略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提升。
五、理论框架的初步概括
党中央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进行概括和总结起始于2007年。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重申和阐发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精神实质、理论体系和基本要求。如以往对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解,主要强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而十七大报告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再比如对“统筹兼顾”的解释,以往强调的主要是“五个统筹”,十七大报告则在原来基础上对“统筹兼顾”的具体内涵作了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极大地充实和丰富了“统筹兼顾”的内容范围。至此,党中央已经初步总结和概括了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
党的十七大报告除明确概括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理论体系外,还进一步明确概括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这段话是我们党对科学发展观重要地位和作用的科学概括和精确表述。
六、理论体系的充实完善
党的十七大之后,党中央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一系列新的论述。这些新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理论体系。
2010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作了深刻阐释。2010年12月28日,胡锦涛在中央政治局第25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切实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着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在实践中不断开拓科学发展之路。”
2011年7月1日,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指出:“我们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改革开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上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不断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上述重要论述,尤其是其中关于两个“以”、五个“更加注重”、三个“加快”、两个“促进”、两个“不断”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深刻阐明了科学发展的时代本质和基本要求,是对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基本要求和科学理论体系的新阐释、新拓展。
七、指导地位的最新阐释
2012年7月23日,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价值和重要地位作了高度概括。他指出,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一系列严峻挑战,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们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和进步,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胡锦涛这段话是对科学发展观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理论创新价值和重要地位的最新阐释。
当然,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开放性、发展性理论成果。作为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必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而继续丰富和发展。
(作者为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科学发展观是10年来最大的理论创新
·郭金龙:城市建设要按客观规律办事注重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观理论创新过程与启示
·安徽:深化“法律六进”服务科学发展
·安徽深化“法律六进”服务科学发展
·山西省委中心组“六学六用”给力科学发展稿件
·山西省委中心组“六学六用”给力科学发展稿件
·四川日报:四川转方式调结构 推动科学发展的有益实践
·甘肃日报:科学发展观赋予民生的时代内涵
·广西日报:贯彻落实讲话精神 加快推动科学发展
·“从人出发”,理解科学发展
·甘肃日报:转型跨越是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