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试点传真> 长沙

“候鸟”在歌唱 ——记为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的“候鸟俱乐部”(一)

2012-08-27 10:58:5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光明日报 

    自创歌曲 表达“候鸟”心声

    王成勇白天工作,晚上写歌;卓善达则值夜班,上午休息,两人练歌的时间只能安排在下午。王成勇递给记者三个笔记本,纸页泛黄,边缘破损。翻开本子,密密麻麻的字,记录着600多首歌,还夹着一沓写满简谱的手稿。

    两人的原创作品《城市候鸟》,道出了外来务工人员的共同心声。卓善达自豪地说:“这首歌,让我们拿了‘长沙市外来务工人员歌手大赛’通俗组金奖。”

    “我们就像一群候鸟,从家乡飞到陌生的城市。”卓善达告诉记者,他已经两年没回家了。

    去年5月,经社区介绍,卓善达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酒店服务员。年前,酒店会议室挂满了彩色气球。卓善达和100多名员工及其家属,把自己的打工经历,改编成相声、小品、歌曲等节目,举办了一台联欢晚会。

    节日期间,不少员工走进芙蓉区“候鸟俱乐部”,通过QQ思亲室,与一年未见的亲人视频聊天。俱乐部有免费的健身娱乐所、图书阅览室、绿色上网吧,通过读书看报和浏览网页,游子们可以及时了解家乡事。

    “在外面哪能不想家,我也常梦见老爸坐在树下抽着烟,老妈在河边洗衣。”思乡之情,通过流动的旋律来表达。王成勇情不自禁地弹起吉他,唱着原创歌曲《爸爸妈妈,你们好吗》——“爸爸呀妈妈,你们是否还好吗,孩儿正意气风发,请你们不要太牵挂……”

    互助共享 感受城市幸福

    7月22日,阳光明媚。上午7点半,长沙市南郊公园,树林中传来阵阵歌声。

    自参加芙蓉区的文艺演出,王成勇小有名气了,他开始教中老年人唱歌,每天两小时。学员们看他很辛苦,每人每月自愿给他20元作学费。

    “王老师真棒!”大家纷纷向王成勇伸出大拇指。

    “谢谢叔叔阿姨的支持,没你们的帮助,就没我的今天。”王成勇既道谢又道歉,“这次比赛耽误了大家,我会给把课程补上的。”

    “王老师可负责了!上个星期下大雨,他都准时到。为了教我们唱歌,他自掏腰包,给每人复印了歌谱。”市民腾晓蓉激动地说,“原来,我肩周炎、高血压;现在,每天来唱歌,身体比以前好多了,心情也舒畅了。”

    “他们多数喜欢民歌,而我擅长通俗唱法,教他们的同时,自己也在充电,现在,我也可以唱民族的了。”王成勇呵呵地笑,“我要尽心教他们。他们就像我的亲人。”

    教学相长,互助共享,他乡同样是故乡。

    长沙市芙蓉区区委书记梁仲说:“我们有义务通过均等的文化服务,让外来务工人员收获归属感和幸福感,实现精神和心灵的安家。”(记者 唐湘岳 通讯员 张灿强)

[责任编辑:徐波]
相关报道

·长沙社会管理创新获肯定 200万流动人口享市民待遇
·长沙流动人口将纳入公租房体系 加强社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