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理论阵地

辩证唯物主义和实践的唯心主义

2012-08-24 10:47:2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年第3期 

    作者:田心铭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证明,辩证唯物主义是指引我们胜利前进的科学世界观。

    在围绕辩证唯物主义的学术争论中,有一种以夸大实践为特征的唯心主义观点。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不能不警惕实践的唯心主义。

    一、一个关系到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理论问题

    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有几门学问,“但基础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1](p.396)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呢?毛泽东说:“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即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1](p.395)所以,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从哲学层面或从理论基础来说,就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学术理论界不断有人提出各种质疑和否定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近年来更有论者称,辩证唯物主义是“冒牌的假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旧哲学的复辟”,要对它进行“彻底清算”。尽管这些观点是在学术研讨中提出来的,尽管有些论者主张区分“指导思想形态”和“学术研究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但是不能不看到,学术研究中讨论的与作为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实际上是同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这里并不存在两种不同的精神客体。

    辩证唯物主义作为我们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重要地位是不容质疑的。

    “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概念庄严地载入了我国的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国家“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

    1945年党的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2](p.5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时期后,1956年党的八大通过的党章重申:“党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反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世界观。”[3](p.314)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虽然形成于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的历史任务,但都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4](p.644)

    可见,辩证唯物主义作为贯穿于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指导思想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指导地位是由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正式确认的。因此,要不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既是一个学术研究中可以深入探讨的理论问题,同时又是一个关系到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重大现实问题。

    二、为什么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

    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5](p.663)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性同样是由实践来证明的。毛泽东指出:“辩证唯物论之所以为普遍真理,在于经过无论什么人的实践都不能逃出它的范围。”[6](p.293)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引我们夺取胜利的精神武器。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最深厚的实践基础。

    党和人民在自己的实践中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运用和检验,集中体现在党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的制定和贯彻之中。

    第一,党的思想路线直接表达了党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因而思想路线在党的全部工作中的贯彻,就是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检验。

    1980年,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明确概括。他说:“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7](p.278)他把这条思想路线简称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8](p.254)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2007年党的十七大,党章中都郑重地写进了这条思想路线。

    这条思想路线所表达的,正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所以邓小平又称之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他在表述这条思想路线的内容时明确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7](p.278)这表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党的思想路线,这两者在内容上是同一的,它们是同一个思想的两种不同形态:前者是后者的哲学理论形态,后者是前者在党的实际工作中的直接体现。所以邓小平多次明确地说:“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毛泽东主席的话来讲就是实事求是。”[8](p.101)20世纪30年代,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先是从军事上,进而从哲学上总结了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经验,特别是反对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经验,写作了《实践论》和《矛盾论》,结合中国实际,用中国语言、中国气派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哲学理论基石。到40年代,毛泽东发动和领导的延安整风运动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的七大在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同时,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原则。从此,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和党的思想路线一道,在全党和中国人民的心中深深扎下了根,在几亿人口的中国大地上被付诸实践,发挥了改造世界的巨大作用,同时也经受了千百万人民实践的检验。

    第二,党的政治路线集中体现了党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因而贯彻党的政治路线取得的成就也就是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真理性的实践证明。

    在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以自己的政治路线(也称总路线、基本路线)集中概括了党在一定历史阶段的奋斗目标和方针、政策,成为指引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指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制定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9](p.304)这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过渡时期,党制定了“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即“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p.316)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这些路线是如何制定的呢?1945年党中央《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总结1921年建党以来的历史,得出一个结论:“一切政治路线、军事路线和组织路线之正确或错误,其思想根源都在于它们是否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出发,是否从中国革命的客观实际和中国人民的客观需要出发。”[10](p.987)2008年12月,胡锦涛在回顾、总结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成就和宝贵经验时指出,它们“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胜利”。[11](p.808)这些重要结论,深刻地揭示了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之间的关系。这些正确路线,都是遵循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从中国实际出发制定的,它们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世界观和党的思想路线。

    正是在党的正确路线指引下,党领导中国人民在90年中干了三件大事:一是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二是成功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展了社会主义建设;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这就是90年来的社会实践对党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检验,这就是我们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依据。

[责任编辑:庞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