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南市灵山卫街道北窑村村民刘风民最近和本村以及相邻两个村的村民一起搬进了新建成的珠山文苑社区。“居住环境改善了,社区里还有便民服务中心、诊所、幼儿园、警务室;和城里一样,养老、医疗都有保险,挺好。”刘风民说。据悉,该社区是胶南市新建成的新型农村社区之一。按照规划,该市将把980个行政村整合为183个新型社区,其中,今年计划建设的20个集聚型新型社区已全部开工。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着力改善农村民生、建设宜居幸福城市的重要载体和必然要求。今年以来,胶南市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和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统筹规划、试点先行,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突出重点、梯次推进”的原则,坚持社区园区同建、产业富民同步,稳步有序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记者从胶南市委农工办了解到,该市在先行对农村社区进行初步规划的基础上,近期又结合西海岸经济新区规划,进一步优化提升农村社区规划水平。按照青岛市提出的服务半径1.5-2公里、人口 3000-5000人的标准,充分考虑民情风俗、地域特征、产业类别、群众认同感和生活习惯等因素,该市将980个行政村规划为183个新型社区,其中,城中村改造型社区24个,小城镇聚集型18个,功能区整合型18个,龙头企业带动型 (产业集聚型)19个,中心村辐射型68个,合村并居型36个,各镇、街道正在编制具体的建设规划。该市提出,对适宜集聚的村庄,每年开工建设20个集聚型社区;对暂不适宜集聚的村庄,在中心村先行建成新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并规划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农民安居房,鼓励引导农民建设符合生活习惯、体现当地特色风貌的新型住宅,吸引农民逐步向社区集聚融合。
为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胶南市今年计划开工建设20个集聚型新型农村社区作为示范点,其中灵山卫街道朝阳山社区、滨海街道凤凰社区等6个集聚型社区列为青岛市示范点予以重点培植。目前,20个集聚型社区已全部开建。另外,30个服务融合型社区的服务中心陆续开工建设,部分已经建成。
记者日前在建设中的滨海街道凤凰社区看到,该社区选址于胶南大学科研区内、滨海大道以南、大珠山东侧,依山濒海,环境宜人。负责工程建设的街道负责人介绍,该社区是附近的凤凰、山王、台子沟等3个村的村居改造安置区。这些村庄因临近城区,耕地已经非常少,当地农民多外出务工。建设中的凤凰社区占地222亩,总投资7.68亿元,建筑总面积 22.2万平方米,可安置2346户、7000余人,其建设用地通过村庄整体拆迁、异地集中安置的方式进行置换,可节约土地177.6亩;计划建设高层12栋、多层29栋,内设社区服务中心、幼儿园、敬老院、卫生室、警务室、商场、文体活动中心等。工程将于明年“十一”建成回迁,届时可实现燃气、暖气等全部到位。为确保工程建设让农民放心,社区还聘请了第三方专业公司跟踪审计,并请村民代表监督质量安全。
东山张社区是一个服务融合型社区,现已利用闲置的原东山张小学校舍改扩建成260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于今年5月投入使用,内设有便民中心、幼儿园、医务室、警务室、文体活动中心、休闲广场等。该社区服务中心辐射西古镇营、东古镇营2个村1177户。社区党委副书记张亭强介绍,这几个村庄短时间内不能搬迁,相距较近,主导产业类似 (都以海产品养殖、捕捞及生产加工为主)。成立服务融合型社区既可整合社区范围内各类资源,让村民尽快享受城市化的公共服务,又有利于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此外,社区已规划了一片新农村民居示范区,统一建设二层连排楼房,户均面积116平方米,符合宅基地审批条件和旧房翻建的农民可在此申请建房,引导农民逐步向中心村集聚融合。目前,示范区一期已有33户自愿报名申请,已于本月初开工建设。
张家楼镇丁家寨蓝莓产业社区是以特色产业为支撑建设的服务融合型社区。据介绍,该社区覆盖10个村2056户,总面积17.05平方公里。社区依托沃林农业(青岛)有限公司建设万亩蓝莓产业园,居民将土地租给公司种植蓝莓,同时在蓝莓园区打工,既实现了土地的保值增值,农民又可在家门口再就业。截至目前,万亩蓝莓产业园已流转土地8000亩,栽植蓝莓6200亩,带动参与蓝莓种植农户580户,农民增收1000多万元。
记者从胶南市还了解到,从今年开始,该市财政将每年安排1亿元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专项资金,对各镇、街道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施以奖代补。对新开工建设的集聚型社区和新型社区服务中心,由财政拨付启动资金,鼓励先行先试。同时,为解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谁来组织、谁来领着干的问题,胶南坚持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先行设立社区党组织。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担任社区党委书记并兼任社区服务中心主任,镇机关干部和社区内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担任副书记,社区内村庄、经济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担任党委委员;社区居委会主任由社区中心村村委会主任担任,委员由社区内其他村村委会主任担任;社区“两委”成员全部在社区服务中心定岗定责。社区党组织按照社区建设长远规划和工作思路积极稳妥开展工作,实现干部向社区集聚、服务向社区集中、资源向社区整合。
(记者 王丽艳 通讯员 王文辉)
·“农村社区”成中国时髦词汇 建设面临诸多问题
·家门口的“乡村都市” ——焦作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扫描
·诸城经验:探索实行农村社区化服务管理
·农村社区化托起诸城城乡社会管理“六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