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广东

广东边检“阳光服务”吹响港区发展提速集结号

2012-08-23 11:07:5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广州港南沙港区地处珠江出海口,是华南地区重要的对外开放港口和物流中心。目前港口开通国际货运航线40多条,航运范围辐射亚、非、欧、拉美等世界各地,同时还开通了往来香港、澳门的小型船舶专门航线,国际货轮及出入境人员往来频繁。该港目前拥有十万吨级开放码头泊位10个,万吨级临时开放码头20个,临时开放船坞2个,年出入境船舶7000多艘次,出入境人员约15万人,年吞吐量达800万个标箱。

    随着广州南沙新区开发建设纵深发展,南沙港区出入境边防管控压力增大、检查任务繁重。作为承担广州唯一十万吨级国际海港出入境边防检查任务的南沙边检站民警推行“阳光服务”,锻造安全防线,传递友善文明。

    落实12项便民措施,推出3项“阳光服务”

    8月10日凌晨,广州的百姓还在梦乡,而边检民警已在南沙港区码头执勤,准备迎接原定1时30分入境的利比里亚籍外轮。

    一会儿天空竟下起瓢泼大雨,船方代理人员打来电话通知,该轮要推迟到凌晨2时以后才能到达。民警没有丝毫犹豫:“请放心,无论船舶因为任何原因延迟到任何时间,我们都会在第一时间办理边检手续。”眼看时间快到了,代理人员又打来电话,因海上风浪大,靠泊时间仍要推迟。直到4时许,外轮才姗姗驶来,民警们顾不上疲惫,第一时间为该轮办理了出入境检查手续。

    近年来在严格落实公安部12项便民服务举措,营造高效、专业、便利的通关环境的同时,南沙边检站在今年1月出台了5项服务举措的基础上,4月再次推出3项 “阳光服务”,一是上门服务,主动与口岸经营单位沟通协商,立足边检职能跟进南沙港一二期码头经营调整、三期码头筹建、中船基地和粮食通用码头生产性试运行相关事宜,上门协助企业做好经营和码头开放工作;二是网上报检,逐步由以往的“人工报批”模式向“数据联网”、“网上报批”模式转变,简化了人员登轮、船舶进出港报检流程,服务对象通过互联网,几分钟就可以完成证件办理申请和船舶报检;三是通关“零待时”,严格落实预检制度,摸索边检主导、码头船方协管的管理模式,缩短船舶在港时间。

    开展“网上清查”,维护港区安全

    8月7日晚,广州外轮代理公司代理向南沙边检站值班室报告:拟于8日凌晨入境南沙港的某外轮申报携带枪支一批、子弹近千发。为确保安全,该轮靠泊后,16名民警迅速登轮实施船体检查,并根据枪支弹药申报单清点枪支、子弹数量,进行有效封存,同时对该轮安装外弦监控系统,安排民警24小时不间断对该轮实施梯口监护,直至该轮办理完出境手续后,该站才再次对枪支弹药进行校验和启封。

    南沙边检站立足辖区开放码头多、执勤海岸线长、执勤水域开阔、定期班轮多、船舶快进快出靠泊时间短、进出港人员复杂等实际,今年来开展了多次“网上清查”、口岸船舶整治等执法行动,保证港区安全。据统计,今年以来该站在“网上清查”行动中排查港区工作人员、出入港区人员达10万多人次,查获一名网上追逃人员,开展了6次船舶清查整治专项行动,抽查船舶150多艘次。

    友好、高效、专业,打造服务品牌

    自2004年9月南沙港区开放运营以来,边检站率先实行24小时执勤的勤务模式,并坚持了近8年。民警主动加强与服务对象的联系、沟通,用“友好、高效、专业”的服务精神打造南沙地区边检服务工作品牌。

    今年以来,该站民警立足岗位,热情服务,先后为服务对象解决实际困难150多起,20多次收到口岸经营单位、船员和代理人员的表扬。自2011年边检机关开展“文明使者”评选活动以来,该站先后涌现出16名 “文明使者”,并有1名民警成为今年全国边检系统“文明使者”候选人之一。(邓书山 吴孝杰)

[责任编辑:庞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