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东水港村执勤的民警晚上要能睡上个安稳觉,那就是一种奢侈。”说这话的是海南澄迈公安边防支队东水边防派出所教导员周邦盛。周邦盛所在的派出所就位于东水港村内,以前治安问题成为繁华栋水港码头的“刺头”,如今派出所抛出三件“法宝”狠治“刺头村”成效翻天覆地。
近日,《法制日报》记者跟随周邦盛走进东水港村。
东水港村方圆3.6平方公里。沿着村口主路放眼望去,不宽的村路两旁绿树成阴,民房紧挨,村里学校、旅店、餐馆、商铺应有尽有。村内几乎家家独立成院,门口、院内都摆放着整齐的渔网渔具,村落的尽头便是东水港码头,一只只渔船正安静地等待着出海。
周邦盛告诉记者,东水港码头具有水深港宽、渔场资源丰富等特点,加之三面海岸坡的包绕,天然形成的良港引来了众多渔船停靠聚集。每到开渔出海时节,这里便成为一个繁华的码头集市。
涌动的渔民在给东水港村带来热闹和人气的同时,也带来了治安难题。“停泊港口的除了本地渔民外,还有广东、福建等地来此交易或远海捕鱼临时停靠的渔民,他们瞄上了这里的优越资源,便长期租住在村内。”周邦盛说:“复杂的人员结构带来的是矛盾纠纷激增,治安隐患频发,小小一个村把派出所9名民警忙得团团转。”
90多岁的老渔民曾全悔对村子以往的乱象记忆犹新:“打架、吵嘴、丢东西的事儿三天两头发生,渔网晾晒在院子里,一转眼儿就没了,村里到底有多少人,谁也说不清楚。”
今年年初,该所联合老城公安分局对东水港村人口进行清查。
民警走访调查了辖区312家租户,与他们签订三方(房东、村委会、派出所)责任书,每名租客需到派出所填写个人信息,办理暂住证,并持有村委会的盖章证明方能入住。民警还为房东发放警民联系卡,为租客提供上门办证等便捷服务。
村民罗任祥家的二层楼内有8家租户,每家持有的钥匙上都有电镀的号码,租客除签订责任书外,还需在派出所配发的暂住人口登记簿上登记姓名、年龄、工作单位、户籍所在地、联系方式以及对应的钥匙号码等信息。罗任祥会按警民联系卡上的电话告知民警租户的最新动态。
“现在租户管理越来越正规,家里再也见不到陌生人,我心里更踏实了。”罗任祥告诉记者。
在东水港村,记者发现两条进出村的主要道路、港口码头上都装有电子监控设备,每辆进出村的汽车、每艘停离港的船只,全都在“电子眼”的严密监控下。周邦盛介绍说,今年2月,该所从有限的经费中挤出3万余元在全村重要地段安装了12只“电子眼”,有效弥补了治安巡逻盲点。
走进派出所值班室,记者看到“电子眼”的终端就设在这里,民警只需紧盯两台液晶显示屏,整个东水港村道路、码头、人员密集场所的治安情况尽收眼底。
东水港村治安症结出在哪里?其实就出在矛盾纠纷频发身上。有着不同地域、语言和风俗习惯的渔民共同生活在一个村里,小摩擦小矛盾在所难免,但处理不及时,演变的后果将无法估量。”民警吴林告诉记者。
抓住症结对症下药。很快,一支由6名民警组成的专业矛盾纠纷调解队活跃在东水港村内。本着“小纠纷现场调、大矛盾联合解”的原则,调解队民警上渔排、登渔船,深走访、细调查,宣传相关政策、法律法规,收集合理意见建议,并对渔民反映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释疑解惑。同时,在辖区的两个警务区成立了调解室,由所领导坐镇,邀请辖区威望高、阅历深、经验足的老渔民配合做好矛盾纠纷重点户的疏导化解工作,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仅今年上半年,调解队登船访查率达85%,对矛盾纠纷重点户入户访查率达100%,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17起。
三件“法宝”各显神通,如今,美丽的小渔村又恢复了以往的安静祥和,百姓住得舒心了,民警也睡得安稳了。
临走前,周邦盛骄傲地告诉《法制日报》记者:“以往支队每月都会公布辖区治安发案率,我们所回回‘抢占’榜眼,现在却成了倒数。”记者 吴晓锋 邢东伟
·海南三亚为10多万妇女儿童建信息档案
·海南:标准化村卫生室成为农村医疗服务重要支柱
·海南:千余吨假化肥冒充知名品牌流向市场
·海南实施临时教育救助制度 救助金三千至五千元
·海南政法委书记:确保新刑诉法平稳过渡
·海南海口拟修订消防条例
·海南海口拟修订消防条例
·人民法院党的建设高端讲座在海南博鳌开幕 张军出席
·海南频现“草根”英雄 官方为社会“正能量”添力
·海南首部远程供水系统落户三亚消防支队
·民政部:受“启德”影响广东广西海南3省区受灾
·海南司法厅建立120个领导联系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