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诚信建设

首届全国诚信建设制度创新十大最佳事例

2012-08-23 09:14:5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3.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

事例单位:监察部、中央工程治理领导小组 办公室

    【入选理由】

    社会信用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工程建设与其他领域关联度高、渗透性强,以开展工程治理为契机,在建设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方面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不仅是工程建设领域管理的治本之策,还将带动其他领域的信用建设。在国家层面注重顶层设计,充分发挥部门和地方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制度规范体系框架的建立和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的初步形成。

    【事例简介】

    2009年7月,中央决定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明确了建设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的任务。在中央工程治理领导小组统一指导和协调下,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会同监察部等部门成立协调小组,研究确定了“基于互联网络,利用电子政务基础,分级实施、行业监管”的工作思路,发布了项目信息公开基本指导目录、信用信息基本指导目录及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开共享规范;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据此制定发布本行业、本系统的信息管理办法和信用评价标准,各地区分级组织实施;国家统一建设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的综合检索平台,实现互联互通。中央各有关部门加强了系统和行业指导,地方各级工程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监察机关认真履行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职责,形成了合力,有力推动了工作进展。

    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部在政府网站开设了链接全省的“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开共享专栏”,统一链接本地区各级部门公开的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开展了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开共享平台建设,全国范围内信息综合检索服务框架体系基本形成;全国建立信息公开共享专栏8000多个,公开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超过500多万条。制度规范体系框架初步建立。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完善了项目信息公开目录、信用信息共享目录、信息管理办法、项目信息公开编码规范、招投标管理办法、建筑市场信用管理等管理制度和文件,全国已制定相关制度规范超过200件。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初步形成。

    4.建立失信行为整治和信任体系保护机制防范打击信息诈骗犯罪

事例单位:深圳市公安局网络警察支队

    【入选理由】

    当前,通过手机、短信、网络电话等实施信息诈骗的违法犯罪活动日益高发,严重侵害公民财产安全,损害了社会诚信秩序和基础。深圳市公安局网警部门积极探索建立“失信行为整治和信任体系保护”机制,从容易引发信息诈骗的相关产业链入手,形成打击、防范、监管于一体的工作平台,有效遏制了信息诈骗违法犯罪高发势头,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是信息化条件下创新诚信建设制度的有益尝试。

    【事例简介】

    建立信息诈骗犯罪打击体系。深圳公安网警部门牵头各警种成立工作专班,建立了一整套信息诈骗“接力侦查”协作机制,并为移送起诉工作提供电子证据勘验鉴定支持。在此机制下,2009年以来深圳破获信息诈骗案1301起、打掉团伙339个。

    完善信息诈骗“产业链失信整治”措施。联合通信企业整治犯罪“通信链”,开发相关功能系统,对实施诈骗的电话进行遏制。与运营商协作,建立管理漏洞整改和失信经营打击常态化机制。联合各大银行整治犯罪“资金链”,与深圳各大银行建立协作机制,定期通报诈骗银行账号,由银行对涉案账号开展相关工作措施,目前已成功遏制信息诈骗收款银行账号近万个。

    建立信息领域“社会信任体系保护”机制。一是在通信领域,与运营商建立“防诈骗语音提示”机制,建立“110”等政府专用号码“白名单”保护机制,有效防止群众受到冒充政府机关电话的诈骗侵害。二是在金融领域,与各银行建立诈骗转款高发网点、渠道“黑名单”通报机制,督促银行加强柜台、ATM机、网上银行安全防范。三是在社会面领域建立预警平台,每月定期通过“深圳信用网”向社会公布涉嫌诈骗网站信息;与各政府主管部门协作,实时开展诈骗防范宣传。

[责任编辑:王苗苗]
相关报道

·深入推进商务诚信建设
·我国首个从法治保障角度谈诚信建设的论坛将于8月举行
·以法治建设推进社会诚信建设
·江苏南通建立涉诉失信披露机制 推动社会诚信建设
·推进民营企业诚信建设
·加强诚信建设杜绝“泄题门”

·加强诚信建设杜绝“泄题门”
·网络诚信建设新思考
·社会诚信建设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食品行业诚信建设破题还有多远?
·证监会:多手段促进资本市场诚信建设 完善失信惩戒机制
·光明专论:论当代中国的诚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