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党报视点

重庆日报:重要的是“行必果”

2012-08-22 16:02:0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重庆日报 

    作者:张启华

    “我承诺‘不偷懒、不贪钱、不贪色、不整人’……”这是湖南省祁东县政府县长雷高飞在一份万言述廉书中的几句话。此事经网络披露后,立即引发了网友的热议(4月20日《法制日报》)。

    笔者以为,官员有这样的承诺,固然值得做正向的解读,但借用一句流行语:别看广告,看疗效——最重要的还是要“言必行,行必果”。

    官员的廉洁问题,历来为公众高度关注。这在古今中外,也是概莫能外的。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形势下,确有一些官员经受不起诱惑,成了贪财贪色之徒,最终走上犯罪道路。也许正是基于这样的大背景,雷县长才慷慨激昂地发出了“四不宣言”。

    但承诺毕竟只是一种口头功夫,老百姓最看重的还是官员的具体行为。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见识过很多倡廉口号喊得震天响,而私底下却贪财贪色的官员了。海口市国土资源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林明勇在任职期间多次收受他人巨额钱物,但在大会小会上却大讲廉政建设,要求干部职工读“红”书、读“廉”书。河南省原交通厅长董永安上任伊始,就给全厅党员干部上了一堂题为《牢记宗旨、秉公用权、作风民主、生活正派,为建设公路交通强省作出更大贡献》的党课,但结果,他却因贪腐而落马。可见,这些官员的豪言壮语只是停留在口号上,对这些台上是君子,台下真小人的官员,老百姓深恶痛绝。

    所以,尽管我们愿意相信雷县长发表“四不宣言”的真诚,但还是要“以小人之心”去度一下官员之腹——能做出这样的承诺固然值得称道,但毕竟只是“口头支票”,最终还是要看其行为。而要使官员真正做到言行一致,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归根到底,还是要靠科学严密的制度安排。可以这样讲,离开制度的严格约束,任何一个官员都有可能走向贪腐,不管他发出过多少语重心长的“警示名言”。因此,对于官员的承诺,我们要听其言、观其行,而重在果。

    同时,官员也要理解民众“逢官必疑”的情绪,并将之作为一种鞭策,在制度的约束下,不去贪、不敢贪。百姓期盼的是有越来越多不仅做出承诺,而且真正“行必果”的官员。如此,这样的承诺才有意义,才会引来公众发自内心的掌声。

[责任编辑:庞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