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千条线,下有一根两眼针”
太原小店公安分局为社区民警减负增效
今年以来,太原市公安局小店分局在实施社区警务战略的过程中为社区民警减负,不再给社区民警下达治安案件查处、行政拘留等业务指标,让其轻装上阵。减负的同时要增效。如今,小店分局的社区民警专注于社区,松了绑,卸了担子,反而更好地扛起了社区警务工作的大旗。
“进社区的时间多了,与群众的距离近了,工作也更得劲了。”这是社区民警张晋生“被减负”后最大的感受。
张晋生是小店分局王村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打开他的工作笔记,减负前的工作记录密密麻麻:五天一个周期,第一天持续24小时值班备勤,第二天休息,第三天12个小时左右的巡逻直到半夜,第四天8个小时工作,第五天又开始值班……日复一日。
“之前各项业务有指标卡着,必须完成。治安、巡逻等任务也得参与,所以休息日也排得满满的。”张晋生说。
“基层民警的工作强度大,工作任务也重。而实施社区警务,警局必须培养和发展一批担当社区警民联系的直接纽带的新型社区警官。巡逻设卡、治安查处、场所检查……光是这些繁杂工作就让社区民警吃不消了,处理社区里的问题、建立警民联系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太原市公安局小店分局局长白安平对记者说。
今年5月20日,小店分局坞城派出所民警庞智强在连续奋战近60个小时后,因长期积劳成疾,突发脑梗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警察也不是铁打的,也没有三头六臂,让民警们长期高压工作,效率也不会高。作为警局解决社区问题的专家,必须从警车和无线电话网中走出来,在自己的辖区里,与其服务的群众保持经常的、直接的、面对面的联系。”
那如何给民警减负呢?白安平说:“上有千条线,下有一根两眼针”。
“公安工作无小事,以前基层工作不管有什么事都从社区民警这一个眼儿过,社区民警工作压力自然很大。如今我们将这根针打造成了一根两眼针,这两个眼,一个是巡逻,一个是社区。社区民警以后只管社区这一个眼。”白安平说。
记者了解到,在社区警务工作中,小店分局推行了警长负责制,每人包片管理,在每个片区除了社区民警还有巡逻民警。减负后,社区民警的工作内容主要集中在社区信息采集、人口管理、治安管理、安全防范和服务群众这五大内容。除此之外的工作全部都有巡逻民警完成。在值班备勤期间,社区民警也只接警而不用出警。
工作减负是一方面,小店分局对社区民警还进行了思想上的减负。
“为了真正实现给社区民警减负,我们也不再给社区民警下达治安案件查处、行政拘留等业务指标,让其轻装上阵。同时,为了充分调动大家工作的积极性,我们转变思路,变罚为奖,如在信息采集工作中,我们实行量化奖励,每采集一条信息都会进行相应的奖励而不是惩罚,社区民警的积极性被大大提高。”白安平说。
如今,每天早上开完会,张晋生就骑上警用电动车出动了,进社区,走家户,电动车上的音响还循环播放着安全防范知识。进了社区,张晋生发现自己越来越招人待见了。
“刚开始每天来大家伙儿还不怎么习惯,时间一长就开始有人找我聊天了,特别是一些大妈大叔,大事小事都和我们说。那热情啊,是我做了这么多年民警从没感受过的。现在小区里谁家孩子考大学,谁家孩子结婚我都知道,大家已经把我当成一家人了。”张晋生笑着向记者介绍说。(记者 马岳君 实习生 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