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让我们打工更有信心!”
拿到执行款
“我现在拿到手的8000块钱是第二批工资款,真的不容易啊!我年纪算比较轻的,你看,我们当中还有的是六七十岁、头发已经花白的老人;凭良心讲,墩头法庭为这个案件没少跑路,法庭,让我们打工更有信心!”
8月20日下午,在江苏省海安县人法院第六法庭的农民工工资发放处,头戴安全帽的崔广春工人用满口带着里下河乡土气息的朴素语言,正向我们愉悦地表达着他此时此刻的内心感受。
其实,崔广春只是现场19名工人里的其中一员,他们同是一起劳动报酬纠纷中的权益受害者。2011年4月,因崔广春及其工友的老板包工头李进(化名,下同)长期拖欠工资,他们在多次哀求、追索后,无奈之下,集体到劳动部门、法律援助中心、镇政府进行举报并表达维权意向,并同时向墩头人民法庭提起民事诉讼。在墩头法庭的高度关注、通力协调和积极引导下,该起劳动报酬纠纷案得到妥善处理,19名工人与包工头李进达成调解协议,李进同意分期履行工资款合计人民币200300元,并于2011年底、2012年6月底前向19名农民工各半履行。
李进遵守调解协议,第一批工资款如期发放。但临近第二批工资款履行期限时,李进却迟迟不履行义务。工人们找到他当面催要,李进则吐苦诉说自己经济困难、外面承建工程的资金还没到位、家庭生活日子如同煎熬等等。
事实上,李进的处境并不像他所述的那般艰难。在听闻李进肆意驾车缴纳违章罚款单月就达7000多元时,工人们分头商议后毅然决定向墩头法庭申请强制执行。
接到执行案件申请后,墩头法庭庭长颜永刚及执行法官程荣第一时间前往李进住处及工地打探情况,多方动员力量劝导他用诚信行为挽回自身形象,并重点抓住其对农民工处境不负责任的“短柄”进行批评教育。最终,法官的“刚柔并济”促使李进良心发现,他也承诺一定想尽办法筹集资金。
但是,在交出第二批的一小部分工资款后,李进却迟迟没有交来尚欠的工资款。尽管法庭多次敦促和提醒,截止8月15日太阳落山前,李进仍未按约将工资履行款全部送到法庭。
8月16日下午,在多次电话联系发现李进仍无动于衷后,墩头法庭的法官冒着酷暑烈日,再次“突袭”李进的承建工地。惊慌中的李进见到法官工作如此顶真,当场“乖乖”地从办公室保险箱内取出剩余的工资款,并如数交给法官。
参与这次纠纷处理并帮助召集协调的范加银工人,腋下夹带着一只破损不堪的公文皮包,面对着执行款核对处的颜永刚庭长,他签完字后,面露喜色、一身轻松地说道:“这个路终于到头了!你不晓得,我们看到李进就心里来火,要知道到最后还是法庭帮我们这些农民工做了主!”
据悉,今年以来,海安法院墩头法庭先后受理追索劳动报酬案件37件,司法助力农民工维权标的额达人民币1984109元,未发生一起因集体追索工资导致的群体性事件,用真切行动彰显出法律威信与社会功效的同步提升、劳资关系与基层稳定的和谐并行,深受辖区群众和当地党委、政府的广泛好评。((顾成勇 颜永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