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老,午饭来了,今天是青菜荷包蛋、红烧带鱼、花蛤汤,可香啦!”中午时分,宁波象山县北路社区网格服务员陈菊花提着饭盒给94岁的纪山青老人送餐。刚进院门,纪山青老人就满脸笑容地迎了出来。
“我年纪大了,孩子不在身边,每天几顿饭成了大难题,多亏了社区的专人定点送餐服务,帮了大忙了。”吃着热腾腾的饭菜,纪山青老人告诉记者:“不仅是吃饭问题,身体不舒服,头发需要理,家里水电、电器坏了……只要一个电话,就会有人上门服务,可便当了。”
“纪山青老人是我们社区推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试点的重点服务对象,这样的对象,在北路社区还有很多。”昨日(8月20日),北路社区主任钱海瑛告诉记者,北路社区现有居民1700户,3300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人610人,残疾人96人,是一个老年人多,困难户多,公共设施相对落后的老社区。今年2月,根据县委的总体部署,在县委政法委、县民政局的指导下,开展“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北路社区通过整合资源、健全组织、组建团队、搭建平台、优化服务等措施,取得了较好成效。
据介绍,考虑到居民老龄化严重、孤寡老人较多的实际,北路社区以300-400户左右为基数,划分了5大网格,35个网格小组,再划分到户,形成了“社区-大网格-小网格小组-户”四级格局,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区管理服务网格体系。每个大网格内配备了一名专职社区工作者和一名党员,两人共同负责。同时,社区还将服务对象进行划分,把空巢老人、残疾人、三无老人、困难户等重点照顾对象进行分类,编入相应网格,专门由网格内的服务团队定人定岗定职负责照顾。
“开展‘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目的是让每一个地方都有人管理,每一户居民都有人服务。”为此,北路社区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吸收、引导、鼓励居民参与,成立了10余个特色服务队和志愿者服务队,随时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同时,社区还吸纳供电局小草服务队、科协志愿者、外国语学校志愿者等外界力量,多方满足居民的服务需求。在此基础上,社区积极探索建立志愿者激励机制,实施志愿者“爱心银行卡”制度。每次开展活动,志愿者刷卡登记,累计积分,年终评优。
今年2月初,社区网格组长正式上岗,他们下沉到社区角角落落,义务帮助居民协调解决实际困难,成为社区居民的“公共管家”。“大到国家政策宣传、协助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小到下水道维修、调解邻里纠纷,无所不包。”钱海瑛介绍,“在帮助社区居民解决日常生活难题的同时,我们还开辟了‘爱心菜园’,提供‘网格老娘舅’服务。”她告诉记者,社区工作人员利用闲置地种植各类蔬菜,定期将新采摘的蔬菜送到低保对象、孤寡老人、困难户手中;社区还专门聘请两个威望高、群众认可的“老娘舅”,帮助调解邻里间的一些矛盾纠纷。(郑丹凤)
·宁波3万城管义工成为社会管理新“减压阀”
·宁波:如何形成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和谐局面
·宁波:如何在非公企业中发挥党群组织作用
·宁波:如何让流动人口共享城市发展成果
·宁波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王勇:和谐企业建设实现多方共赢
·宁波经验:探索共享、共担、共建社会服务管理之路
·宁波经验:探索共享、共担、共建社会服务管理之路
·浙江宁波:社会组织已成左膀右臂
·宁波:如何让困难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宁波:如何引导非公经济组织承担社会责任
·宁波:如何实现非公经济的“劳资和谐”
·宁波:如何让困难群众共享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