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试点传真> 宜昌

创新“一本三化”体系 提升市民幸福指数
宜昌“格格”春风化雨润万家

2012-08-21 13:44:2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银川新闻网 

    在宜昌市网格管理监管中心,通过视频设备,工作人员可对辖区网格内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在宜昌市网格管理监管中心,通过视频设备,工作人员可对辖区网格内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在宜昌市网格管理监管中心,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数字网格”快速调取网格内的居民信息,便于管理。

在宜昌市网格管理监管中心,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数字网格”快速调取网格内的居民信息,便于管理。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湖北省宜昌市作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全面系统推进社会管理理念、体制机制、方法手段创新,建起一个以人为本、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全程化服务社会管理“一本三化”新体系。8月6日至7日,由银川市委副书记杜银杰带领的我市各县(市)区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14人的考察团,远赴湖北宜昌市“取经”。

    “一本三化”新体系

    创新体制机制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所在。宜昌市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社会管理实现从条块分治向整体联动转变,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服务转变,从传统方式向信息化手段转变。

    “网格化管理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就是将大的社区划分为一个个小格子,并安排专人专岗管理服务每个小格子。”据宜昌市创新办介绍,现在宜昌市城区121个社区被划分成1110个“小网格”,每一个网格配有一名管理员,管理员被市民亲切地称为“格格”,“小网格”成为城市管理的基本单元。城区网格化管理实现全覆盖,人、房、事、物、法人、城市部件全部纳入网格管理范畴,社会服务进小区、进楼栋、进家庭,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的全方位、动态式、便捷高效服务格局全面形成。

    “这名叫孟李的母亲,8月2日在三峡大学仁和医院生了一个男婴,然后我们通过她的身份证号找到了她的居住地址、社区网格以及网格管理员郑雄,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向这个网格管理员下达一个工作指令,要求这个网管员入户核查,了解这个孩子的人口登记情况。”8月6日,在宜昌市网格管理监管中心,工作人员为考察团演示该市“数字网格”建立后为管理带来的便捷。

    据了解,宜昌市通过全面推进以网格为基础的整个社会管理服务信息数字化,建设“数字网格”和“电子地图”,构建全市统一、动态更新、联通共享、功能齐全的社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信息化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的支撑作用明显。宜昌市社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具体包括人口、房屋两大基础信息系统和综合服务管理信息、专业服务管理信息两大应用系统。通过社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一名外来人口进入宜昌,通过社区网格、公安、计生、人社等多种渠道,建立形成外来人口相关信息,相关部门迅速跟进,全程化服务管理。

    齐抓共管整合资源

    社会管理创新的难点在于联动,关键在融合。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宜昌市既注重利用行政手段,强力整合各方面社会管理服务资源,又注重通过艺术创新、制度创新,积极推进平台对接、资源共享。

    在融合信息资源中,宜昌市实现综合集成。建立“网格员与志愿者相结合、网格与部门相结合”的信息采集制度和“一方采集、多方响应”的关联比对制度,推进网格管理信息与职能部门信息融合。网格管理员每天深入社区网格动态采集人口、房屋,特别是新生人口、流入人口基本信息。

    相关职能部门按照工作职能和流程采集相关专业信息。网格采集的信息首先交换到公安警综平台,与公安系统全国人口库进行基础性相关比对。然后再通过共享交换平台,将人口基本信息与公安、人社、房管、卫生等部门专业信息进行综合性关联比对,集成包括13大类119个子项的综合信息,全部进入互联共享的社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

    社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只需键入公民身份证号,其职业、住址、家庭、劳动保障、社会关系等信息立即全面显示,为相关方面社会服务管理提供了全面准确、及时动态的基层信息支撑。宜昌市公安部门通过人口信息关联比对,今年以来发现并抓获在逃人员87人,人社部门纠正143例死亡人员继续领取社会养老金的错误。

    在融合工作流程中,宜昌市注重提升服务效能。深入推进“一对接两跟进”,推动各部门创新工作方式,再造工作流程,主动对接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推进社会矛盾化解与社会管理创新融合,自主开发信息系统,各类社会矛盾实现由过去多层次逐级化解转变为社区、街道、部门“扁平式”联动操作,流程不断优化,环节大大减少,今年城区社会矛盾化解率达93.8%,其中社区化解率达到97.8%。

    全程服务提升幸福指数

    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和管理的服务。宜昌市通过以人为本、服务优先,树立“服务越到位、管理越好办”的理念,充分利用网格化管理基础和信息化平台支撑,在服务中管理,寓管理于服务中。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贯穿常住人口生命周期和流动人口生活周期,实现人口情况不断变动,社会管理服务及时有效跟进,使社会管理创新的过程称为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在全程便捷服务的推广中,宜昌市积极探索“双代服务”,社区为职能部门代理事务,为群众代办事宜。职能部门前移服务窗口,扩大基础代办事项。目前,宜昌市生育服务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老年人优待证、居住证、出入境首次预申请等十多项已经延伸到社区。大力推广网上服务,通过QQ群、电子邮箱等多种方式开辟“全天候、零距离”服务空间。成立宜昌家政便民服务信息中心,通过电话服务呼叫中心和家政便民服务网,连接1500多个组织和企业,为群众提供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400多项服务。

    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群体、不同年龄阶段的服务需求,宜昌市推行全程精细服务,拓展服务项目,培育服务主体,推进精细服务、特色服务。目前,宜昌市涌现出服务老年人群体的“银手杖工程”、服务生活困难家庭的“爱心超市”、服务农民工子女的“爱心小课桌”等一批特色服务品牌。整合部门和社会资源,大力实施刑释解教人员帮扶安置工程、吸毒人员管控关爱工程、精神病人救治康复工程、留守儿童亲情关爱工程等,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记者 王伟文/图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宜昌:小“格格”大作用
·湖北宜昌创新社会管理纪实
·宜昌:"一本三化"创新社区党建 建文明城市
·湖北部署社区网格化管理推广“宜昌经验”
·宜昌政法委书记王兴於:信息化最终目的是实现零距离服务
·湖北宜昌:信息互通让百姓更幸福

·湖北宜昌:信息互通让百姓更幸福
·宜昌经验:探索网格化管理、全程化服务体系
·湖北宜昌创新社会管理纪实
·管不厌精 理不厌细——湖北宜昌创新社会管理纪实
·宜昌的“格格”在哪里
·宜昌的“格格”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