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实、踏实、实在”,身体结实,工作踏实,为人实在。这位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实所长”的人就是烟台市公安局福山分局福新路派出所所长于军兴。
做实事——群众满意才叫好
在于军兴那里,“做好群众关心的事”不是口号,不是作秀,是一年365天的平凡工作。去年夏天,于军兴在日常走访中了解到,曾在福新街道办事处收购牛奶的孙某拖欠福山区、开发区数十户奶农牛奶款达50余万元。由于买卖双方在交易过程中均无当事人签字,加之事后孙某杳无音信,奶农们在几次起诉无果后正准备上访。这个“烫手的山芋”本不是职责范围内的事,是管还是不管?管又怎么个管法?于军兴在走访返回的路上思前想后,寻找着良策。第二天一大早,他找到几位奶农,正式接了这活。于军兴带领民警经过数十天艰苦工作,找到了孙某的行踪线索,并乘船渡海,赶往东北3省,辗转数千里,终于在哈尔滨将孙某找到。孙某说不能回烟台。在仔细分析孙某的心理后,于军兴带领民警不厌其烦地向其讲法律、谈道理。真情融坚冰,孙某最终与奶牛养殖户达成协议,一次性付清奶农牛奶款36万元,双方握手言和。奶农们大喜之余联名上书,敲锣打鼓将感谢信送到了区政府,感谢公安为他们办了件大好事。
当所长4年来,无论是分内分外的小事大事、急事难事,只要是他赶上或者知道了,于军兴都热心去做。走访群众时,看见家里有孩子的,他就上前问学习;看到群众手头忙,他就上去帮把手;谁家有了病人,他就前去看望;谁家生活困难,他就嘘寒问暖;谁家有红白喜事,他往往不请自到……在老百姓眼里,于军兴更像是邻家老于、好友于大哥。而与此对比鲜明的是,他不能为病重的母亲尽孝心,无暇为忙里忙外的妻子分忧,甚至不顾透支了健康的身体。
求实效——摸准情况好决策
福新路派出所位于福山区、开发区、蓬莱市的城乡接合部,辖区有250余个工业园区和14个行政村。除了2万人的常住人口,还有近3万的企业工人,暂住人口管理工作的难度很大。2008年初夏,上任伊始的于军兴为了尽快了解民情、社情,让辖区群众尽快接纳自己,他经常泡在社区,跟着他一起忙的还有照相机和笔记本。上任还不到两个月,于军兴就消瘦了10余斤,200页的笔记本用了2个,这些换来了他对整个辖区的通盘掌握。针对辖区厂企多、流动人口多、治安案件多的“三多”现状,于军兴通过与各村企协调,先后组建治保会、村级巡逻队16个、护企队32个,并实践探索了村企联动、企企联动、村村联动、警企联动、警保联动、警民联动的“社区六联动工作法”。
于军兴的“实”绝非“只管低头拉车,从不抬头看路”的一类,他善于学习,思维超前,有未雨绸缪的敏锐。他有提前上班的习惯,早晨到了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公安网浏览,从分局的每日警情、社情开始,到邻所包括相邻的开发区分局和蓬莱市公安局两地相邻派出所的情况,从中确定近日治安清查的重点,有针对性地安排和展开工作。每天上班前的半个小时,为当天的派出所例会提供了工作思路和重点问题。有时民警也发牢骚:“这项工作分局甚至市局还没有展开,我们就开始忙活了,没有这个必要。”可于军兴不这么认为,我们所地处城乡接合部,给一些人的印象是“三不管”的地方,我们只能笨鸟先飞,工作要是等着上级来安排,恐怕就被动了。也就是这只自诩的“笨鸟”,带领福新路派出所创下了连续4年没有涉法、涉警上访案件发生,连续4年在全区行风评议中排第一的佳话。
办实案——结案必须是铁案
于军兴入警20余年来,无论是当派出所民警,还是刑警、经侦民警,都是在与案件打交道,多年的历练,他最拿手的就是办案。他不光重视破案的数量,更关注的是结案的质量。
2010年1月,接到辖区工地报警称多个金属管道遭窃。于军兴马上来了精神,他与另外两名民警驾车直奔工地现场,通过询问和现场勘查,初步断定,因夜晚气温很低,工地值班人员没有进行巡逻,才让盗贼钻了空子。于军兴在案情分析会上得出两点结论:一是嫌疑人必须有大型运输设备;二是有充分作案时间。经过几个通宵的排查,于军兴不光锁定了盗贼的行踪,还固定了犯罪证据,当盗贼用挖掘机将金属水管放入送土车里,再用沙土将其掩埋的作案证据被展示后,犯罪嫌疑人终于交代了自己的违法犯罪事实。办案民警乘胜追击,一举铲除了以刘某为首的盗销工地建材团伙,并追回被盗财物价值30余万元。从接警到处警,从审理到结案,一个 “实”字贯穿全所办理案件整个过程。合法取得证据、及时固定证据、正确使用证据,把每一起案件办 “铁”、办 “实”,是这位“实所长”展现 “实力”的最好佐证。2008年至今,在他 “扎实”的办案理念引导下,福新路派出所已经连续4年被评为执法质量考评先进单位,全所办理的400余起案件实现了零上访、零赔偿。为打击犯罪,于军兴经常带领民警不分酷暑严寒连续作战,曾成功破获系列企业被盗案件,为企业挽回损失100余万元,抓获犯罪嫌疑人10余名,带破案件50余起,为辖区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马红军 李德峰 李宇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