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地方要闻> 北京

北京丰台建雨洪利用工程 暴雨时保护2个村庄

2012-08-21 09:45:2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北京晚报 

    站在看丹郊野公园雨洪利用设施的蓄水池畔,项目负责人贾跃宾眼前是被冲毁的南护坡和池底一个个大深坑,那些为了想在汛期到来前完工多留住一些雨水的辛苦努力,被7·21那场大水冲走了,不过贾跃宾也很庆幸,要是没有这个蓄水池迅速地吸纳了2万多立方米的地表径流,公园南侧的两个村子一定会遭受重创。

    接下来,贾跃宾和他的同事们又要投入一场奋战中:清走池底的400立方米泥沙,再造钢筋混凝土池底,雨洪利用设施,还要建下去。

    案例一

    看丹郊野公园雨洪设施 速引雨水2万立方米

    雨洪设施虽被毁 周边村落未成灾

    从富丰桥向西,是康辛路,这条路因为那个深深的下凹式铁道桥常常见诸报端:由于周边没有配套的下水设施,稍大点儿的雨,桥下就会积水,周边的居民已经习以为常,甚至曾经有人自制木船来“摆渡”。

    过了铁道桥,路口向左拐,再向南前行几百米,左拐上一条林间小路,尽头是一个大大的池塘,这个池塘就是看丹郊野公园雨洪利用设施的主体工程蓄水池。蓄水池是两级构造,几级台阶下是一个两米多宽的平台,平台下是蓄水池的池体,护坡是用排球大小的鹅卵石砌成的,不过南面护坡上的鹅卵石已经消失不见,露出的是沙土和防渗膜,大块大块的鹅卵石堆在池塘最南端。池底的沙土在西南角堆得高高的,是当时洪水冲下来时漩涡搅动坑底的泥沙堆积而成,池底其他地方还散乱地分布着七八个不规则的大坑,有的大坑深达1米。

    “7月21日晚上我就来看过,当时积水很深,在岸边水都已经没过小腿肚了,我还想着这下能攒不少水呢。”贾跃宾告诉记者,到了22日早晨再来看时,水已经下去了一米多,露出了池边的平台。“我就想,完了,准是池子被冲坏了,要不然不至于渗得这么快。”

    贾跃宾指着池底的大坑告诉记者,这些就是当时满满的池水快速下渗时留下的渗坑。“这片地区地下是沙砾土质,很难存住水,下渗速度特别快,这些雨水顺着防渗膜漏洞处下渗,就形成了渗坑。那场雨太大了,收集雨水的管道根本不够用,地表径流从1米来高的上层直冲下来,把护坡上的鹅卵石冲了下来,砸坏了池底的防渗层。”贾跃宾告诉记者,这个蓄水池能容纳7000立方米的水。“加上池边平台和周边的渗水池、滤水湿地,这里能吸纳雨洪超过1万立方米。”

    “我们这个雨洪利用设施选择的是周边6个村的最低点,其他三面因为有绿地作缓冲,下渗了不少水,所以损失不大;南面就不成了,离村子太近,南侧的杨树庄等自然村进行了路面硬化,雨水几乎没有阻挡地就流向了雨洪设施,据测算有超过2万立方米的水冲了下来。”贾跃宾说,庆幸的是,因为有了这个“大碗”盛水,南侧的两个村子雨水排得特别快,否则按照那样的雨量,两个村子肯定得全淹了。

    “这个雨洪利用设施是4月份开工的,我们是紧赶慢赶,就是想抢在今年汛期前完工,好多留住一些雨水。”贾跃宾告诉记者,6月底他们终于完成渗坑、湿地和蓄水池的主体工程,能够蓄水了,进入7月份,正在建设亭子等配套设施,结果这场大雨,没兜住。

    看丹地区市政设施不完善,雨洪无处可去,在得知丰台区水务、财政等部门对建设雨洪利用设施有相关支持下,看丹村决定建设雨洪利用设施。这是一举四得的事情:给周边地区的雨水提供一个排泄的去处,改善居住环境和小气候;留下的雨水能够用于浇灌周边绿地,节省地下水资源;蓄水池配建广场、亭台,为看丹郊野公园增加人文景观;另外就是为康辛路铁路桥下积水提供一个去处,这个雨洪设施特意铺设了一条80厘米的地下水泥管道通往康辛路南侧,如果铁道桥下积水,可以将抽出的水直接“挪移”到看丹公园的雨洪利用设施里。

    “我们之前取土1.3万立方米挖出了蓄水池,池底铺设防渗膜,上面覆盖20厘米厚的沙土,再加上其他配套管线什么的,总共动土超过2万立方米。”贾跃宾告诉记者,这次他们准备把雨洪利用设施现在坑底的覆土都清出来,防渗膜也不用了,做成钢筋混凝土的底部。

    “我们现在要做的第一步是把这400多立方米的沙土清出来,然后找平地面,夯实,用钢筋混凝土做基础,上面再做防水,虽然工程量大、投资也大,但是这一切都值得。”贾跃宾说,预计9月份能够完工。看丹村还准备把雨洪利用继续搞下去,在看丹郊野公园西侧和康辛路北侧准备再各建一个雨洪利用设施,这样3个雨洪利用设施成品字排布,基本上能够消纳区域内的降水。

[责任编辑:王苗苗]
相关报道

·青岛:实现雨污分流 暗渠辅助排水
·北京下半年重点治理给排水管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