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综治办主任陈训秋到重庆渝北区调研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2012-08-21 09:05  来源:渝北日报

    昨日(19日),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中央综治办主任陈训秋率调研组,到(重庆)渝北区调研创新社会管理、提升幸福指数、促进和谐稳定等方面的工作。

    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学普,区委书记周旬,区委副书记、区长黄玉林,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吴钰鸿,副区长吴德华等陪同调研。

    “蓝丝带”化解物业纠纷,促进社会和谐

    陈训秋一行先后来到区城乡建委、房管局、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空港功能区、金山科技公司等地,深入调研建设项目安全管理、建筑工地远程监控、物业纠纷人民调解等事关社会管理、社会和谐的情况。

    渝北是一个农村变城市的大区,率先建成重庆首个人口超100万、城区面积超100平方公里的“双百”城区,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也增加了社会管理的难度。

    以物业管理为例,渝北区管理的房屋建筑面积多达4230万平方米,仅2010年就发生物业纠纷1500多起。为此,渝北区2011年探索建立了区、街道两级“蓝丝带”物业纠纷人民调解体系。

    工作人员介绍,调解现场有心理咨询师从心理上进行疏导,有律师和法官从法律上进行指导,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退休干部参与,调解成功率达98.6%。2011年,物业纠纷比2010年少了将近一半,信访案件下降了41%,业主满意度由65%提高到81%。

    陈训秋一行对此表示肯定,认为这种做法非常好,可以方便、快捷、友好、低成本地化解物业纠纷,促进社会和谐。

    把社区建成老百姓的美好家园、幸福家园

    渝北区是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蓝丝带”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只是一个缩影。在保税港区空港功能区,建成了集吃、住、行、娱、购于一体的观月社区,真心实意服务企业、服务员工。

    周旬在汇报工作时说,社会和谐稳定是经济发展的根基。近年来,渝北着力创新社会管理,尤其关注老百姓在教育、卫生、交通、物管等方面的满意度,以此提升老百姓的认同感、归宿感。

    周旬说,以前的社区工作行政化痕迹比较重,近年来,渝北努力探索社区“去行政化”,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管理服务上,充分发挥老百姓的主体作用,调动老百姓的积极性,让他们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刘学普说,渝北的社会管理工作比较扎实,特别是建设领域的“平安卡”、物业管理的“蓝丝带”很有特色,很有创意。他希望渝北区进一步总结提炼,把工作做实,千万不要为创新而创新,而是要为解决问题而创新。

    陈训秋说,创新社会管理,稳定是最基础的工作,渝北发展很快,要在更高层面上谋求幸福指数,提升幸福指数。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社区要加强扁平化管理、网格化管理,打造15分钟服务圈,建成老百姓的美好家园、幸福家园。


责任编辑:王苗苗
相关报道
更多> 图片报道
更多> 信息联播

习近平: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强调: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详细]
更多> 中央动态

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纪实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有一个刚毅的先锋去引领方向。 [详细]
更多> 权威发布
更多> 视频
更多> 图解
更多> 长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