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地医疗损害纠纷呈增多趋势,但通过行政调解或诉讼等方式寻求解决的仍属少数,解决渠道不顺畅、双方缺乏信任感、对“医闹”行为打击不力等因素导致非理性解决纠纷现象时有出现。
近年来,随着医疗纠纷逐渐增多,如何解决纠纷始终困扰着医患双方。因医疗纠纷没能及时化解,国内多个医院出现停尸、闹丧、堵门、堵路,甚至严重侵害医务人员人身和损坏医疗器械、扰乱公共秩序的恶性事件。医疗纠纷成为“患者难解、医院难办、法院难结”的社会民生问题,广受社会各界关注。
为更好地解决医患纠纷、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利益、维持正常的医疗秩序,2011年11月1日,全国首家医疗纠纷法庭在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人民法院成立。通过半年多运行,该庭试水视频调解办案,因既省力又省钱受到医患双方的好评。
8月17日上午,《法制日报》记者来到海口市美兰区人民法院医疗纠纷法庭,现场直击了“网络法庭”视频办案的全过程。
医患和解
法官视频确认1小时结案
“医疗法庭,我是海南省农垦总医院医务处工作人员暨本医院医疗纠纷在医疗纠纷法庭备案的授权委托人陈丽梅。”
“你好,我这里是美兰区人民法院医疗纠纷法庭网络立案调解现场,我是医疗纠纷法庭庭长程灿,这是书记员王志玲。”
“情况是这样的:我现在我院医患纠纷调解室,现经过医患双方的调解协商,并取得谅解,达成协议,请法庭依法立案调解并确认。”
8月17日上午9时20分,美兰区人民法院医疗纠纷法庭主审法官程灿庭长,通过墙上大屏幕网络调解系统通道,与在20多公里外的海南省农垦总医院办公室内医患双方代表进行视频开庭。
2011年3月24日,海南省万宁市龙滚镇的莫德坚因车祸伤致双下肢肿痛,到海南省农垦总医院住院治疗,术后患者出现手术切口感染,演变为骨髓炎,双方因此发生医疗纠纷。此后一年时间,患者家属多次到医院提出巨额赔款要求,虽经过海南省医疗调解部门的多次主持调解,双方仍未能达成协议。而作为病者家属,又认为诉讼手续繁琐、诉讼费用较高、时间较长,始终不愿意以法律的途径解决。同时对于医疗调解部门、院方的调解意见,怀有不信任的态度。因此该纠纷一直未能解决。
8月17日上午9时,患者亲属及其从家乡委托的法律工作者再次到该医院,通过医院与医疗法庭连接的网络视频,形成患者、医院、医疗法庭三方的调解现场。医疗法庭将网络直通立案、调解的程序作了说明,并对医患双方咨询的各种法律问题和事项作出了解答。经过半小时的协商,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患者当即通过网络视频向医疗法庭申请立案、调解,并将达成的调解协议网络传输给医疗法庭。医疗法庭通过审查后当即立案受理,并以开庭庭审的方式审查确认调解协议后,通过网络系统向双方发送了调解内容确认书,双方签字确认,整个过程只用了一小时。
患者获得了医院18万元赔偿金,医院也解除了纠纷的负担,双方都很满意。当天法庭将出具的民事调解书送达给了双方当事人。
纠纷难解
医疗纠纷法庭应运而生
“网络调解医患纠纷,既省力又省钱,这对患者和其家庭来说,十分需要,很受欢迎。”庭审结束后,程灿对《法制日报》记者说,他们在创办医疗纠纷法庭后,经过实践探索后才建立了网络视频办案的,医患双方都很接受。
美兰区法院医疗纠纷法庭,区别于早前江苏、浙江等地设立的医疗合议庭,负责海口市医疗纠纷案件的调解以及一审,这在全国法院系统也是首家正规编制的医疗纠纷法庭。
成立前期,经海口中院、美兰法院前期调研统计,过去5年来海口各主要医院每年发生的医患纠纷平均在120至200宗之间,而进入诉讼、审判的案件只有40宗左右。
究其原因,医疗纠纷案件涉及医疗行为,具有高度的专业性,主要存在证据认定难、审理周期长、矛盾化解难、法律适用难等四大难题。这些难点导致诉讼时间过长(医疗纠纷案件无论大小,一审结案时间平均为一年,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导致诉讼成本高,救助手段迟缓等问题,造成矛盾积累较深难以及时化解。审理医疗纠纷案件是历年来民事侵权赔偿案件中的难题,因此很多患者不愿意打官司。
海南省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秦贵弟说,当前我国医患矛盾之所以不断升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医患纠纷发生后,当患者认为其权益不能得到有效及时解决时,又没有快捷的途径给予引导,导致有的患者和家属作出过激行为。
近期国内多起典型医闹案,均因患者和医院对诊疗行为和赔偿数额差异较大,双方均处在僵持的无序状态,极其容易使医患纠纷、“医闹”上升为社会不稳定因素。因此急需建立一个平台,让医患双方能寻找到沟通的平衡点,使医患关系走向法律解决途径的措施,才能及时终结医患纠纷,消除不稳定隐患。
在这种背景下,海南省首家医疗纠纷法庭就诞生了。
·王乐泉:推进社会矛盾化解 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绵竹经验:完善社会矛盾化解体系
·绵竹:如何把矛盾化解到群众身边
·构建部门履责社会矛盾化解机制
·社会矛盾化解:变“为民作主”为“由民作主”
·湖南怀化:“信访事业当家业”矛盾化解在基层
·湖南怀化:“信访事业当家业”矛盾化解在基层
·社会管理创新 宜昌将大量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
·天津河北:"检调对接"机制促进社会矛盾化解
·开原法院:从四个方面贯彻落实"社会矛盾化解年"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