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至17日,中国法学会全国法学研究成果应用转化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山东烟台举行。这是法学、法律界首次就法学研究成果应用转化工作召开专题交流会。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冀平出席会议并讲话。
陈冀平说,法学研究成果应用转化仍是当前中国法学会、地方各级法学会和研究会工作中一个最为薄弱的环节。主要原因是认识还不到位,思想还不够解放,对国家法治建设中理论和实践的需求和变化了解不够,缺乏深入的社会调查研究,成果转化和吸纳的激励和保障机制还不完善等。
陈冀平指出,进一步推动法学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一是领导要重视,要亲自参与成果应用转化。对于优秀的、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成果,领导要亲自审阅,对决策和实务部门有重大参考作用的,领导要签批到相关部门,这样成果才能够引起重视,得到应用。二是有人专门专做。有条件的法学会、研究会,要设立专门的机构或明确专门的人员做成果应用转化工作;人手不足的,也要赋予组织研究工作的部门和人员承担成果应用转化工作的职能。三是要有投入。没有投入,难以宣传、推介法学研究成果。对法学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党政和法律实务部门要给予重视和支持。
陈冀平强调,提高法学研究成果的质量,是提高成果应用转化率的基础。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要理论联系实际,多出能用、管用的精品。法学研究要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结合的原则,当前的重点要放在应用对策研究上。要进一步推进委托课题、合作课题研究和咨询服务,尝试发展研究成果信息咨询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加快法学研究成果的转化。
会议就制定《法学研究成果应用转化办法》进行了说明。中国法学会在会上公布了法学研究成果应用转化办法草稿,并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将于今年内出台这一办法。草稿明确,法学研究成果应用转化,是指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使法学研究成果达到三方面的效果:一是为党和国家决策或法律实务部门采纳;二是成为法学教育内容,或在法学研究中被广泛引用;三是进入普法宣传领域,成为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和法治文化的重要内容。
根据这一办法草稿,中国法学会将建立法学研究成果信息发布平台和新闻发布会制度,对研究成果定期予以公布。草稿加强了对法学研究成果应用转化效果的评价制度,并对法学研究应用转化做得好的采取相应的奖励或后期资助等。
山东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才利民,烟台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良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周成奎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来自全国法学会系统、中国法学会主管的各主要学科研究会、中央政法委、全国人大法工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国务院法制办、军委法制局,以及中国法学会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的相关负责同志约150人出席了会议。
会议就制定《法学研究成果应用转化办法》进行了说明。中国法学会在会上公布了法学研究成果应用转化办法草稿,并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将于今年内出台这一办法。草稿明确,法学研究成果应用转化,是指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使法学研究成果达到三方面的效果:一是为党和国家决策或法律实务部门采纳;二是成为法学教育内容,或在法学研究中被广泛引用;三是进入普法宣传领域,成为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和法治文化的重要内容。
根据这一办法草稿,中国法学会将建立法学研究成果信息发布平台和新闻发布会制度,对研究成果定期予以公布。草稿加强了对法学研究成果应用转化效果的评价制度,并对法学研究应用转化做得好的采取相应的奖励或后期资助等。
山东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才利民,烟台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良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周成奎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来自全国法学会系统、中国法学会主管的各主要学科研究会、中央政法委、全国人大法工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国务院法制办、军委法制局,以及中国法学会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的相关负责同志约150人出席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