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沁阳市沁园街道袁屯村10岁的赵鑫哲有地方玩了,他和村里40多个小学阶段的孩子们每天一起在新型农村社区的电教室里,做作业、玩游戏,有专人负责辅导和照看。孩子们的父母大多在附近企业上班,他们再也不必为假期孩子的安全和学习担心了。
在焦作市中站区府城街道的朱村美苑社区,一期5栋16层高楼、16栋6层楼房已落成。社区配备了深水井自动供水、太阳能热水供水、天然气供气等系统,并规划有综合服务中心、医务室、图书室、活动室、生活超市、幼儿园等服务设施。新楼房宽敞明亮,新栽的树木成荫,村民们欢欢喜喜搬进来,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在今日怀川,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风头正劲。目前,全市新建成多层、高层住宅楼547栋23057套,新建成别墅型住宅1027套,总建筑面积达291.2万平方米,入住人口46050人。
焦作市委书记路国贤说:“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走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是焦作持续转型的第三乐章,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就是强化新型城镇化引领的破题之作。”
破题解难峰回路转
作为资源枯竭城市的焦作市,自上世纪90年代,将改革发展的罗盘定位为经济转型之后,持续抓转型,务实求发展,先后实现了由“黑色印象”向“绿色主题”,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转变。
经过多年的持续转型发展,焦作市开始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具备了城镇化水平较高、城镇密集紧凑,工业、农业、旅游基础较好等优势。焦作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大局中如何定位,如何在持续转型中进一步提升,是全市上下都在思考的问题。
焦作北边是山,南边是滩,中间是优质农田,工业发展不能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更不能走牺牲环境的老路,可供工业发展的土地空间、环境容量有限,要素制约加剧,这是焦作经济转型必须破解的难题。
今年2月,省委、省政府发文支持焦作市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之后,焦作市进一步强化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奏响转型“第三乐章”,开始由单项推进向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三化”协调发展转。
新型城镇化如何引领?现代城镇体系如何构建?核心城市如何发展?中心镇如何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如何布局?城乡建设如何统筹?城乡二元结构如何破解?……一个个问题摆在了面前。
学习,讨论,调研,借它山之石结合焦作实际,焦作上下形成共识:高标准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这是统筹焦作城乡发展的切入点、新型城镇化引领的战略基点。
焦作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政委,市长任指挥长,市委副书记任常务副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指挥部。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和市直单位一把手都建立了自己的帮扶联系点。
焦作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制定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配套政策的通知》和《焦作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管理暂行办法》等配套文件,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和措施。
全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进会上,确定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目标任务:3年建50个、8年建100个新型农村社区;明确了“分类指导、科学规划、群众自愿、就业为本、量力而行、尽力而为”24字方针;指明了向城市、产业集聚区、有条件的中心镇集中,城中村、城郊村、城市新区、产业集聚区、有条件的中心村和不适宜居住村庄优先的发展路径。
·农村社区化托起诸城城乡社会管理“六大体系”
·“农村社区”成中国时髦词汇 建设面临诸多问题
·诸城市委政法委书记刘作勋:农村社区化下一步是就地城镇化
·诸城经验:探索实行农村社区化服务管理
·诸城政法委书记:农村社区化下一步是就地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