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信访工作,是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内容。此前,笔者担任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委副书记、县新农村建设工作队总队长期间,曾经多次直接接待来访群众。通过接访,深深体会到,信访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领导干部察民情、知民意、了解民生疾苦,为群众排忧解难、做实事、办好事的一个契机,应该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用心做好这项工作。
保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首先,做好信访工作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党的执政基础是广大人民群众,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保证。其次,做好信访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中央要求,充分认识信访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强化做好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政治责任。第三,做好信访工作是推进民主政治的重要保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信访是人民群众政治参与、利益表达的制度性方式,也是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经济利益和民主权利的重要手段。我们要深刻认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信访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信访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牢记党的宗旨,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坚持以人为本,扎扎实实做好群众信访工作,帮助群众解决好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断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水平。
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爱心,依法依规、及时高效地做好调解、处理工作。能解决的,一步到位帮助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做好解释工作,并积极创造条件加以解决;确实不能解决的,做耐心细致的说服疏导工作。
对待群众要有“五心”。一要有同情心。对群众的疾苦不能冷眼相看,冷漠对待,冷淡处理。要以对待亲人、谈心交心的方式对待群众。二要有爱心。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常怀爱民之心,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多体谅群众的处境,多想想群众的难处,多帮助群众出主意,多帮助群众排忧解难,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三要有诚心。很多群众因为心中有不平之事才会来访,我们一定要以诚相待,才会赢得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要诚心诚意多为老百姓办些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好事,对群众承诺的事要认真落实。另一方面,对群众要讲真话实话,不能敷衍群众,不能说的是一套,做的却是另一套。四要有热心。热心与否,不仅是对待群众的态度问题,也是干好工作的前提和动力。作为信访干部,一定要满腔热情地对待上访群众,对事关民生的事,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要时刻放在心上,切实解决好。五要有耐心。对一些群众的过激语言和行为,应以说服教育为主,积极引导,耐心解释。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细心听取,耐心解决,不能敷衍塞责,任何时候都不能发脾气、使性子。
促进社会稳定和谐。认真学习和掌握政策,依法处理社会矛盾和群众上访问题,做好教育说服和疏导、劝解工作,把问题和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对待群众信访,该解释的政策一定要解释到位,如果解释不清楚往往会让群众更加困惑,疙瘩越结越大,矛盾越来越多。当群众思想情绪复杂、对社会上一些思潮和现象存在模糊认识时,要主动引导他们认清主流和支流,分清正确与谬误。对群众的思想问题,要耐心细致引导,千方百计疏导到位。有些群众对政策不了解,言语过激、提出不合理要求,要耐心疏导,把政策讲清,把道理讲明,把利弊讲透,做到释疑、解惑、顺气、暖心,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淡化激烈情绪,避免事态扩大和矛盾升级,使群众心平气和,理智、理性地表达诉求。要认真梳理可能诱发矛盾纠纷的问题,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当前,要特别注意处理好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农民工工资、企业改制、涉法涉诉以及劳动、社保、环境等突出问题,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作者:龚正嘉,系云南省文联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
·王乐泉:用群众工作统揽涉法涉诉信访工作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国家计生委:坚持文明执法 做好人口计生信访工作
·农业部7月30日召开安全维稳和信访工作部署会议
·黑龙江“四个突出”推进涉诉信访工作
·深入贯彻落实“四个必须、五项制度”努力实现涉诉信访工作良性发展
·内乡强化信访工作确保件件有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