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官是案件的裁判者,当属诉讼中最主要角色。居中裁判是其职业要求,公正裁判是其职业追求。
概而言之,法官的工作是庭上庭外。法官对案件作出裁判最主要的环节就是开庭,“公开开庭”也是当事人和人民群众了解法官及法院最主要、最直接的途径,开庭也是法官最主要的工作,是法官释法讲理、明辨是非、宣传法律最重要的一环,是展示法官个人素质和司法能力的直接载体。
所以笔者认为,作为一名法官,应力求做到“功夫花在庭上,气质见于庭外。”即把最主要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在案件的开庭审理上,同时在庭外提升干练、严谨、勤奋、博学、谦和、廉洁的法官气质,并把这种气质时时处处传递给当事人及其他群众,以树立良好的法官形象。
“功夫花在庭上”,就要摒弃那种把开庭当做一种纯粹的形式的错误做法。开庭虽然是一种诉讼程序,但决不能以走程序的方式去开庭,因为案件所有的内容都应体现在庭上,只有这样,才能让当事人赢得明明白白,输得心服口服。
开庭时,除了把握好步骤和节奏、驾驭好庭审的方向和秩序外,最为重要的是,每一个环节都要体现出法官对事物、对证据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并把自己的分析判断理由详细地向当事人和旁听群众解释清楚,对每一个证据的采信与否定,都要进行分析说理,对每一个争议焦点问题,都要进行阐述论证,要给当事人一个明确的观点和结论。
可以说,一次精彩的庭审就是一堂精彩的法制讲座。这就要求我们的法官必须在熟悉法律的基础上做好充分准备,充分了解案情,拟写庭审提纲,揣摩庭审焦点。
“气质见于庭外”,气质主要来自于后天的培养,法官应该着重培养干练、严谨、勤奋、博学、谦和、廉洁的气质。
“干练”这种气质,在案多人少的形势下尤为重要。法官办案就要干练利索,不拖泥带水。同时,又要严谨规范,一丝不苟,做到忙而不乱,避免忙中出错。
“才学”是法官最重要的内在气质。在复杂的纠纷面前,要分得清判得明,没有相当的才学肯定是做不到的。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但要学习法律专业知识,还要学习政治哲学、市场经济、历史文化等相关知识。
“谦和”就是谦逊和蔼。在实践中要做到司法为民,体现法官的人民性,虚心向群众学习,真诚为群众解忧,做一个有爱心的法官。一声问候、一杯清茶、一个笑脸、一次帮扶……时时处处体现出法官谦和仁爱的为民情怀。
“廉洁”是法官的底线,也是法官形象公正最主要的外在表现。作为法官,要沉得住气、静得下心、管得了手、稳得住脚,经得起诱惑、受得住考验、守得牢底线。
只要着力提升自身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人民群众对法院、对法官的尊重与信任就会不断提高。
(作者:胡乡荣 许强 江西省丰城市人民法院)
·让社会的光明涤荡潜在的凶恶
·《求是》评换届干部考察:让干部评语“鲜活起来”
·“随手拍”交通违法并非代警察执法
·评周克华所为的系列持枪抢劫案:要认真总结刑侦经验
·评“周克华系列持枪抢劫案”:认真对待极端犯罪问题
·评防止刑讯逼供模式:允许嫌疑人撒谎,也是一种进步
·评防止刑讯逼供模式:允许嫌疑人撒谎,也是一种进步
·评江苏靖江“公务员持刀砍人”:做人还是低调点儿好
·最美女警的城市管理之美
·培育法律信仰: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核心
·执法为民才能执政为民
·处置群体性事件也需“内外兼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