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至13日,首届全国公安院校教学技能大赛在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公安机关的参赛选手在观摩大赛盛况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立于公安事业兴旺发展前沿、砥砺前行求卓越的风采。
“我们学校是培养警察的学校,如果我们没把学生培养好,辽宁公安队伍的根基就会不牢。”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徐文新如是说。带着这份使命感和对警察事业的追求,学校新一届班子展开了一系列创新改革。
加强思政工作,坚持“管理从严”
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坐落于大连,始建于上个世纪60年代初期,1978年开办中专,1985年升为大专,1995年试办本科。近年来,该校不断加大思想政治工作力度,从严治学。
该校成立了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开展政治育警、人民警察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以及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等课题研究,努力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同时,积极开辟第二课堂,组织学生喜爱的各种文化活动和公益活动,增强文化浸润功能,加深学生对“忠诚”的理性认同、感情认同、文化认同。
“管理从严”是该校一贯的传统和作风。学校在新生报到之后,传达的第一信息就是“严”。学校对新生的入学军训一直安排在军营进行,在日常管理中,严格执行“一日生活制度”,从起床、出操、上课、训练直到就寝,一严到底。在着装上,学校不是简单地把警服发下去,而是把着装作为入警第一课,每一级新生入学都要举行一次庄严的着装仪式。
提升教育质量,加强实战能力
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校长李锦奇曾说:“让学生愉快而振奋地听课,并保证每一堂课都能让学生有受益之处,是为师者应追求的至高境界。”这个从教育教学一线磨砺锤炼,一路探究走来的高级学者,把兴教育人的发展责任责无旁贷地压在自己肩上。
基于这一认识,学校推行了“质量兴校”的系列举措。鼓励教师继续深造,组织教学名师评选、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优秀教学团队评选等活动;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实战单位学习,遴选一线业务骨干到学校做短期教官。截至目前,已经有30名教师经过一轮基层公安机关的挂职锻炼,有35名兼职教官先后到学校任教。2011年10月,在武汉举行的全国公安机关首届警务实战教官技能大比武上,该校代表队以团体总分第一名的成绩夺冠,10名队员全部获得 “特技教官”称号,有6名队员个人成绩跻身全国前十名。
在大力推行模拟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实战演练等教学方式方法的基础上,该校加大实验、实训在整个教学中的比重,并将平时课堂讨论参与度和参与质量相结合,将学生评审团评价与教师评审组点评相结合,着重检验学员的战术理论、战术原则、技术战术方法等实战应用能力。
打造“警园文化”,提升学生素质
“高校教育能给学生一个有意义的校园生活,并以此为他们优秀的一生打下良好的基础。”校党委班子一致认为,学校应该承担起 “让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的社会责任。他们将公安院校的文化定位为“警园文化”,在“警园文化”与学员的“同频共振”中,担负起社会责任。
该校坚持每学期举行一次学员与队长共同参与的“警苑之星”综合素质展示大赛以及任课教师参评的警体技能大赛;坚持每年开展“考研之星”、“警界明日之星”、“自强之星”等评选活动,定期开展优秀毕业生论坛、警界英模报告会、励志讲坛和红色时尚宣讲团等活动;常年坚持对学生仪仗队、国旗班、散打队、表演方队、形象岗等团队的培养;学校青年志愿者坚持开展“走进儿童村”、“走进敬老院”活动已8年,学校注册青年志愿者3000余人。
此外,该校还按照 “大型活动届次化、主题活动鲜明化、特色活动精品化、常项活动普及化”的思路,依托每年举办的大学生校园文化节和社团文化节,开展活动50余项。(王学才)
·孟建柱就公安教育训练工作作出重要批示
·公安部部署在全国公安院校开展向李博亚学习活动
·新世纪公安教育训练工作在创新中不断发展
·首届全国公安院校教学技能大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