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政法博客

办案往事

2012-08-16 16:28:2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中国法院网 

    那一年,我刚调到法院经济审判庭。一天下午,下班铃声响过,两位当事人心急火燎地冒雨赶来找李庭长,用近似哀求的口吻,要求尽快办理他们锅炉分厂遇到的一桩难缠的经济纠纷。

    其中一位四十多岁的当事人就是刘厂长。只听他义愤填膺地说,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我卖给橡胶厂一台锅炉,不仅收不回一分钱货款,还喊倒赔一台锅炉。天底下哪有这样的歪理!我去他们厂帮着安装锅炉,白给当一个月锅炉工,还是不付货款。这个官司打定了,请派人明天同我们一起到N市,让法官好好收拾一下橡胶厂许厂长这个不讲信用的家伙!

    庭里的审判员手里都有案子,有的还在外地办案。李庭长身边再无经验丰富的得力干将派遣。想当事人之所想,急当事人之所急,只好无牛拉来马耕田,把我这个新手派上阵。李庭长当即对刘厂长拍板说,这件案子交给张法官承办,明天就跟你们出发。

    我第一次到外省办案,心里实在没底儿,对锅炉这方面的知识更是一无所知,纯粹一个“锅盲”。晚上回家准备好行囊,临时抱佛脚,找来有关锅炉的书籍和法律法规,看了大半夜。

    第二天,我和书记员小曾跟着刘厂长乘飞机、赶火车,日夜兼程,火速赶往N市。我在路上向刘厂长了解案情,一到目的地,顾不得旅途劳累,立即开展工作。当天就到橡胶厂见到了拒付锅炉款的许厂长。

    许厂长是一位军队转业干部。他的言行举止,一派军人作风。不用说他能力强、有魄力,把这家工厂搞得红红火火,是一位小有名气的企业家。厂里购买锅炉就是要扩大生产规模,把企业做大做强。

    然而说到这起锅炉纠纷,许厂长就显得很固执、偏激,且精于算计。我看出他心里打的如意算盘,是抓住锅炉分厂一些枝节问题,占用货款资金,进而压低锅炉价格,少付货款。锅炉分厂远在千里,要維权也困难重重。

    锅炉分厂刘厂长是位举止文雅的大学生,难怪他说与许厂长打交道是秀才遇到兵。

    到N市,接连几天下起傾盆大雨,我们马不停蹄地调查取证,冒雨走遍大街小巷,晚上研究案情到深夜。在锅炉检测所,我们收集到了这台锅炉检测合格,同意投入运行的重要证据。在当地享有盛名且参加锅炉检测的一位锅炉专家,也给我们提供了证言。看来橡胶厂拒付货款理由不能成立,我依法冻结了橡胶厂银行账户。

    我决定在橡胶厂主管局招集双方调解,迅速了结纠纷。没想到徐厂长带领一大队人马赶来助威,还请来当地两位有名的律师来对阵。仿佛要与锅炉分厂刀兵相见,一决雌雄。权作临时法庭的会议室挤满了人,顿时充满了严肃而紧张的气氛。

    果然,许厂长有备而来,他拿出厚厚的一大摞材料,咄咄逼人地指责锅炉分厂寄来的安装图纸错误,影响锅炉安装,耽误生产,要求赔偿停产几个月损失。这回他提出的损失金额相当于三台锅炉的价格。气急败坏的刘厂长立即发言反驳。从中午到夜幕降临,双方激烈交锋,唇枪舌战,各持己见,互不相让,调解的希望十分渺茫。

    我忧心忡忡地坐在临时法庭审判台,如果案件不能就地调解,法官和当事人将在自贡和N市之间来回奔波,既增大诉讼成本,又不能让双方尽快从纠纷中解脱出来。待双方发言完毕,我便开门见山地将经过几个晚上反复思考的案件是非评判意见和盘托出。

    我说,今天我代表合议庭来就地调解,如调解不成,立即发送出庭通知,到自贡法院开庭审理。接着出示了在当地调查收集的证据,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橡胶厂拒付锅炉款的违约行为。同时,依据事实和法律,也毫不偏袒地指出锅炉分厂实物与图纸某些数据不一致,影响安装的过失。

    我的发言让许厂长和两位律师始料未及。他们看到坐在面前的法官,不是一个将地方保护主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法官,更不是像黄世仁的狗腿子那样,狐假虎威地跟在本地当事人屁股后面讨债催租的法官。他们看到我是秉承公正司法的信念在办案,没有一丝一毫地袒护本地当事人。

    橡胶厂聘任的两位律师,当即赞同我对案件是非的评判。此时,被邀请参加调解的橡胶厂主管局领导,打破僵局,也纷纷发言说,法官讲得很好,于情于理都分析得很透彻,你们两个厂要互谅互让,再争执下去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在一片劝说声中,紧张对峙的气氛烟消云散,两位厂长终于握手言和,相逢一笑泯恩仇,达成了立即付清锅炉款的调解协议。

    第二天,我陪着两位厂长到银行办理了转账付款手续。刘厂长拿着付款凭证,激动地说,这个纠纷我们跑了快两年都没解决,法官来几天就圆满解决了。

    当坐火车离开N市,望着远去的高楼、街道、工厂,我久久地沉浸在第一次外出成功办结案件的喜悦之中。人们常说,法官是天平的象征,公正的化身。“诉讼并不是依自然理性来决断的,而是依人为理性和法律来决断的”。法官只有公正地执掌天平,纠纷才得以平息,罪犯才得以惩治。社会才能和谐、稳定、发展,社会公平正义才得以实现。

    通过这次办案实践,我对此有了刻骨铭心的体会。(作者:张正华)

[责任编辑:王苗苗]
相关报道

·悄悄将怀念风干
·爱需要你我来书写
·洪涛:看过去的诗
·多少贪官还有这“底线”
·知识
·评判法院办案的好坏应以老百姓的口碑为准

·评判法院办案的好坏应以老百姓的口碑为准
·涉执行信访的解决之道
·茶心
·律师闹法庭是法律人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