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心:付出终有回报
“我们发出的信也会有回报的!”贵阳中院少年法庭庭长雷让说。
6月28日,雷庭长就接到了一封信,未成年缓刑人员小虎在信中这样写道:“雷法官:经过一年多的改造,我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知道什么路该走,什么路不该走。在这一年多时间里,你们抽出宝贵时间,对我进行耐心细致的帮助和教育,我对自己所犯罪行有了深刻的认识,我一定会遵守国家法律,力争做一个对家庭和社会有用的人。我不会让你们为我失望和遗憾……”
小虎老家赫章是贵州一个边远贫困的县城。两岁时,小虎在父母离异后随父亲在老家生活,母亲来到贵阳城郊结合部摆摊卖菜抚养妹妹。10岁时,父亲大病一场,丧失劳动能力,母亲便将小虎接到贵阳一起生活。谋生艰难,母亲没有更多时间关心和管教孩子。2010年3月,不满15岁的小虎和几个未成年人被两青年男子组织到工地盗窃,两男子又指使小虎等人胁迫路过工地的两小孩一起盗窃,遭到拒绝并被小孩亲友发现斥责后,两男子恼羞成怒,持刀指挥小虎等人对两小孩亲友进行伤害,致一人死亡一人轻微伤。贵阳中院少年庭受理此案后,经过庭前社会调查,结合具体案情,依法判处小虎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
缓刑判决生效后,贵阳中院少年庭根据庭前、庭中、庭后“三项延伸”工作的要求及相关规定,对小虎建立了回访帮教档案。一年来,案件承办法官雷庭长已对小虎和家人开展了三次回访帮教工作。雷庭长说,他记忆最深刻的是第一次回访帮教时小虎双眼流露出的重获自由的欣喜目光和对母亲的深深自责。以后的回访帮教,当他看到小虎脸上自信的笑容,他感到十分欣慰。
6月28日,小虎的母亲将这封信交到雷让的手里,告诉他:“小虎还在老家赫章的电脑城工作,见习期结束了,现在每月有一千多元的收入。小虎不能从老家赶来,他写了一封信让我转交,感谢你们的帮助。对了,小虎已经到老家社区矫正机构报到,接受矫正了。”
得到回报的不只是雷庭长。
7月16日下午,在贵阳市云岩区法院,已经成为小学老师的蒋某和今年高考分别过二本线和三本线的两名少年,高兴地接受了法院给她们的贺礼——之前,她们分别是“问题少年”或判处缓刑的少年,经过云岩区法院少年法庭法官的帮教及社区矫正,她们都告别过去,走上新的生活道路。其中,蒋某的母亲也陪着孩子来到法院,面对记者,她大方地说:“本来,我想给孩子投资开个公司,她自己非要当老师,就由她了!”——记者从这位母亲的口气中听出一种轻松与欣慰。
“我们判处缓刑后重点帮教的一个孩子今年高考还过了理科一本线,因为家太远,今天没能起来!”云岩区法院少年庭庭长范银燕还告诉记者。
而云岩区法院副院长赵小周则补充到:该院对未成年犯的社区矫正工作扎实细致,现在已经有35人解除矫正,无一人重新犯罪。(记者 罗 斌 通讯员 范红彬 赵小周)
·法官挽救帮教失足少年考上大学
·玄武法院"法官妈妈"为每个失足少年建帮教档案
·重庆检方探索未成年人犯罪心理 助失足少年成长
·北京海淀法院:关爱失足少年 唤醒迷途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