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召开基层基础社区警务工作现场会,16个社区警务室被该局授予 “标兵警务室”称号。今年年初以来,南山分局积极创新推进以“物理围合、村口设卡、视频监控、门禁系统、社区警长、综管员、巡防员、楼栋长、红袖章”为一体的“九位一体”社区警务模式试点、推广工作,目前已全部完成51个城中村和2个商业旺区警务室硬件改造升级及验收考核工作。“九位一体”警务模式推行半年,南山区刑事警情同比下降51.1%,城中村警情同比下降15.2%,发案同比下降29%。日前,记者来到南山“标兵警务室”之一的南园社区警务室,深深感受到警务室“旧貌换新颜”,令人耳目一新。
物理围合守住城中村
物理围合,即用围墙或围栏对城中村进行外围防护,并设立若干个固定出入口,设置保安岗亭进行守护。
在南园社区的入口,几辆巡逻车井然有序地停在保安岗亭旁边,社区内高楼林立,人来人往。记者从南园社区警务室警长童志雄口中了解到,南园社区居住人口有38100多人,社区曾有24个出入口,年初启用物理围合后,只有6个出入口,其中有3个出入口是可通行车辆的,且村口也会设卡盘查。
此外,南园社区还新装了201个二级视频监控探头,以城中村内每栋房屋为管理单元,在一楼安装门禁系统,在各楼层重点位置安装监控探头,实现对出租屋的全覆盖。
“以前,社区抢劫、盗窃等刑事案件屡屡发生,等民警赶到时,作案人大多都逃之夭夭,城中村外来人口量大,后期追查也耗时耗力。现在,有了这么完善的硬件警务设施,大大降低了社区治安压力,犯罪人员光看这‘架势’也不敢来这里作案了。”童志雄告诉记者。
目前,南山区51个城中村有48个实行了围合式或半围合式管理,安装二级监控探头3万余个,设汽车出入口群防群治卡点197个,警务帐篷51个。已安装门禁系统的出租屋,今年以来发生的入室盗窃、入室抢劫等刑事案件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67%。
社区警长开展群防群治
南园社区警务室就设立在社区里,走进警务室,内设的便民服务区、调解区、监控区、办公区、采集区、装备备勤区分工明确,社区警务室的“六大功能”一目了然。记者注意到,调解区旁边还摆放着一个大型储物柜,里边的巡逻、防爆、消防等设备一应俱全。
据童志雄介绍,其中,备勤室24小时有执勤力量在位,实现应急支援,发挥快速反应功能;监控室连接一、二类视频探头,实行24小时值守,发挥视频巡查功能;调解室则是为了将一般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采集室配发指纹采集仪,发挥信息采集和基础建设功能。
在社区警务室警长带领下,负责人口信息管理及采集的社区综合协管员和楼栋长、群防群治力量红袖章以及巡防员与社区警长相互配合,构成了双重治安保障。
据了解,今年以来,巡防员队伍协助公安机关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4000余名,城中村(商业旺区)红袖章队伍配合协助公安机关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7800多名。
动态预警提升防控水平
4月23日下午4时许,南山区赤湾社区警务室巡防员在赤湾商业街一带进行巡控时,发现一名形迹可疑且体貌特征与赤湾工业园被盗案嫌疑人相似的男子,随即通报辖区民警。民警在表明身份后对其进行盘查,在其随身携带的物品中发现一个钱包与21日凌晨工业园员工被盗的钱包特征相似,审问得知该男子系赤湾工业园某公司辞退的员工赵某。
经查实,4月上旬以来,赵某先后3次在赤湾工业园员工宿舍趁员工熟睡之机爬窗入室实施盗窃,共窃得现金2000余元。目前,犯罪嫌疑人赵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为切实做好社区控防,遏制多发性案件,南山分局在51个城中村和2个商业旺区开展社区控防动态预警的基础上,根据其他社区警务室的责任区近3年来盗窃、扒窃、抢劫、抢夺等可防性刑事案件发案情况,设定月常量、周常量,分析发案特点,找出社区控防漏洞和薄弱环节,制订控防措施,对全局137个社区警务室全方位实行控防动态预警。通过动态预警,确保社区发案倒查回访工作的落实,推进社区基础信息采集、治安隐患整治、群防群治组织等主业工作的落实,提高治安防控水平,促进警民关系和谐。(记者 周保军 通讯员 彭晓燕 许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