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晓清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的讲话中再次强调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必须充分发扬。然而时下却有人感叹:现在党内批评的声音已经逐渐沉寂了,自我批评的空气淡薄了,过去年代那种开诚布公、一针见血的批评更是难得听到了。特别在强调党内和谐的背景下,更有人提出批评与自我批评过时了,批评的武器应“刀枪入库”了。针对这种认识,我们认为,批评与自我批评绝非某种特定时代的“锐利武器”,而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的本质要求,新的时代发展仍然要求全党擦亮这一锐利武器,大兴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
一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本质体现。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任何事物都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在不断否定、否定之否定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也是如此。作为工人阶级先进政党,党是在矛盾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党内政治生活中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思想的矛盾和对立也是客观存在的。解决这种矛盾的有力武器就是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辩证否定和自我扬弃的方法,批评与自我批评既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也是科学的方法论。批评与自我批评虽然“苦口”,但它却是解决党内矛盾,推动党不断自我发展的一剂“良药”。为此,马克思把批评与自我批评比喻为“批判的武器”,恩格斯把它形象地称为 “工人运动生命的要素”,毛泽东则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深刻生动地说明其重要性。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特有风格和品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内在品质,就是敢于真实、鲜明地表达立场、观点和态度,具有实事求是的批判精神,体现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襟怀坦白、无私无畏的高尚品格和精神境界。马克思主义政党之所以成为先进政党,从根本上讲就在于它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大公无私、光明磊落的党,从不隐瞒自身的缺点,也不害怕揭露并勇于修正自身的错误。马克思主义政党要永葆青春和活力,凝聚智慧力量,就必须始终高举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旗帜。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和基本准则。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和风格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先进政党,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并发扬的优良传统作风,是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准则,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重要法宝。在党的七大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毛泽东第一次把它概括为党的三大优良传统作风之一。有无认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
有锋芒才能成为利器。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实践证明,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永远不能丢。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什么时候我们党擦亮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锐利武器,大兴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就会显著提高,党领导的事业就会蓬勃发展。反之,就是丢弃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就会丧失先进政党的品格和境界,就要沾染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最终损毁的不仅仅是党的形象和威信。
二
伴随党的历史方位的重大转变和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更加严峻,党内存在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突出。特别是在长期执政和缺乏有效的内外部监督机制的条件下,就更加需要把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推动党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及时纠正和克服党内存在的各种不良思想倾向,解决党的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不是与生俱来的,更不能一劳永逸。必须清醒地看到,与新形势下艰巨的历史使命、复杂的社会环境、严峻的挑战考验相比,批评与自我批评却是 “锈迹斑斑”,正在成为党内生活中的薄弱环节。在一些基层党组织内部,好人主义盛行,相互之间热衷逢迎讨好、互相吹捧,“表扬与自我表扬”成为一种 “时尚”;在一些领导班子内部,党内和谐被理解为一团和气,息事宁人,回避和掩盖矛盾,甚至对班子内出现的严重违纪问题“统一口径”,互相包庇,把纯洁的党内关系变为一种庸俗关系。
有无严肃认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从本质上讲是一个党性和世界观问题,折射着党内民主生活的质量和党的作风的状况。针对当前党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各级党组织要从关系党的形象、提升党的自我发展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要性,擦掉武器上的锈迹,展露武器的锋芒。要把维护团结和谐、严肃认真的党内关系,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纯洁思想作风的重要方面,按照党章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的要求,处理好坚持原则与维护党内和谐的关系、讲政治与讲感情的关系,始终坚持党内生活的思想性和原则性。党员领导干部要把坚持原则作为加强党性修养、锤炼思想作风的基本要求,自觉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思想武器,当党和人民的利益受到损害时要挺身而出、自觉维护,当发现问题和错误倾向时要态度鲜明、勇于纠正,当看到班子成员存在缺点和错误时要及时提醒、真诚帮助,当遇到违反制度规定的棘手问题时要敢于较真、敢于碰硬,以坚强的党性来展示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和凛然正气。
三
新形势下擦亮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锐利武器,不仅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更要在继承传统的做法经验的基础上,围绕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进一步探索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管用方法和有效途径,不断健全完善长效机制,使批评与自我批评优良传统作风在新的时代发扬光大。
发展党内民主,营造有利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良好环境。党内民主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基础”和“基石”。没有党内民主,批评必然成为无源之水,自我批评更是无本之木。擦亮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要以健全充分体现党员主体地位的党内民主制度为基础,以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表达权、监督权为重点,积极推进党务公开,进一步提高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度;要认真落实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反映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疏通和拓宽下情上达的渠道,营造党内不同意见平等讨论的环境和氛围,鼓励和保护党员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自觉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
坚持与时俱进,改进和创新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方法。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党形成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团结-批评-团结”、“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等一整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对这些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方针原则和方式方法,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运用。同时,要结合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对近年来创造的党员民主评议、领导班子党性分析、领导干部诫勉谈话、民主生活会信息公开、述职述廉网上公示等做法进行总结提炼;要进一步探索发挥舆论批评、微博交心、互连网监督的作用,进一步把握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科学性、规律性,有效发挥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艺术性、灵活性,不断提高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针对性、实效性,使批评与自我批评更加体现科学规律,更加具有时代特色。
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长效机制。擦亮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锐利武器,既需要党员的勇气和智慧,更要有健全的党内制度和机制。要以完善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为基础,把作风建设作为党性分析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民主生活会开展思想交流、加强党性修养、清洗心灵灰尘、增进班子团结的重要作用;要以完善党内决策机制为重点,健全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建立决策咨询监督机制、决策失误纠错改正机制和领导干部问责制;要以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为保障,把能否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检验党员干部党性的一条重要标准,纳入“德”绩考核的主要内容,作为评价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要以健全群众满意度为标准的考核评价体系为落脚点,对领导班子征求意见、查找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落实整改措施等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自觉接受群众的批评和监督。通过健全制度机制,不断提高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作者:中共辽宁省委党校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