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网安徽8月15日电(记者 吴贻伙)今天上午,安徽省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和审议该省检察院关于加强人民检察院基层建设、促进公正执法工作情况的报告。该省检察院在报告中说,尽管基层检察院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有诸多难题有待破解。据悉,这是安徽省人大常委会首次听取基层检察院建设工作专项报告。
受检察长崔伟的委托,该省检察院副检察长陈怀安向大会报告说,2008年以来,该省检察院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把基层检察院建设作为事关检察工作发展全局的战略性任务来抓,通过制定实施有关加强基层检察院建设的意见,推动了基层检察院执法规范化、队伍专业化、管理─科学化、保障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效。
据介绍,这些新成效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法律监督工作力度不断加大。以查办职务犯罪案件为例,2008年以来,该省基层检察院共立案侦查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案件5430件7455人,占全省总量的93.5%和94.4%,挽回经济损失6.7亿元。二是基层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该省检察院坚持把教育培训作为提高履职能力的重要途径,四年多来共计培训基层检察人员近2万人次,通过对司考人员的专项培训,共有735名基层检察人员通过了司法考试,通过率达3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该省还通过新增政法专项编制重点向基层倾斜、公开招录、定向招录培养大学生等方式来充实一线人员。目前,该省基层检察人员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已达80%,比2007年提升了12个百分点,知识和专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基层人才短缺、办案力量不足的问题。三是通过改革创新,积极引导基层检察院推进检察业务、队伍和政务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管理科学化水平不断提升。四是在检务保障方面,基层建设物质基础不断夯实。2011年,该省中央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达2.7亿元,是2007年的6.5倍,目前基层检察院经费保障不足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截至2011年底,安徽基层检察院基本完成“两房”建设任务,总建筑面积比2007年增长了22.3%,基层检察院的办公办案条件有了明显改善。而在科技强检方面,据统计,四年多来,该省基层检察院利用中央转移支付资金投入科技装备经费5.3亿元,并全面完成了检察专线网、局域网和三级机要通道系统建设,开通了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初步实现了网上办公办案,提高了检察工作信息化水平。
“全省基层检察院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一些制约基层检察院建设科学发展的问题和障碍还未从根本上解决。”陈怀安坦言。据其介绍,除存在法律监督职能作用发挥得还不够充分,规范执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有些地方经费保障不足、“两房”建设欠账任务较重等问题外,还突出表现在基层检察院普遍存在案多人少的矛盾以及基层检察人员职级配置偏低等两个方面。
安徽省检察院的这一专项报告显示,该省检察专项编制数与人口数比例严重偏低,截至2011年底,全省在职检察人员7897人,仅占全省总人口数的万分之1.33,远低于万分之1.83的全国平均水平。这其中基层检察院编制短缺问题更为突出,该省某一基层检察院实有编制数与县域人口数之比仅为万分之0.43。一方面是编制紧缺,另一方面却又空编现象严重,并且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补充。缺编和空编等问题的存在,其结果就直接导致基层检察院案多人少的矛盾非常突出、人员老化与“青黄不接”现象并存。
在基层检察人员的职级配置上,该省基层检察院非领导职数的配备还是按照1988年出台的有关文件标准执行,但即便是这样,这个标准在很多地方还没有得到落实。报告显示,该省大多数地方的基层检察院科级干部与科级以下工作人员之比低于1︰2.5的标准,全省基层检察人员科级以上干部仅占总检察人员数的39.44%,也低于全国检察机关44.64%的平均水平。基层检察人员职级待遇偏低既挫伤了部分干警的工作积极性,也造成优秀青年人才不断流失。该省某一基层检察院近年来好不容易公开招录了11人,目前已通过各种形式调出的就有8人。
安徽省现有基层检察院113个,基层检察干警6045人,分别占全省检察机关的87%和75%,而该省90%以上的案件都是由基层检察院办理。陈怀安表示,检察事业的基础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希望也在基层,全省检察机关将紧紧依靠党的领导、人大监督以及政府和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来破解上述制约基层检察院科学发展的诸多难题。
·检察日报社论:深化检察改革夯实基层基础
·黑龙江搭建民行检察服务基层平台
·四川利州区检察院:基层检察室及时参与处置群体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