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新组织”专项组采取有效措施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服务管理各项重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下一步,专项组将从四个方面努力推动工作取得新进展。
着力加强调查研究,推动完善法律政策。围绕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服务管理的重点问题深入组织调研,提出有针对性的立法及政策建议,特别是要按照“构建统一登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监管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要求,推动《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等社会组织重要法律法规适时修订出台。
着力加强党建工作,切实发挥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党组织的重要作用。组织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并研究起草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意见的文件。总结推广综合试点地区经验,加强区域性、行业性党组织建设,通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等方式,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基层组织建设年等活动。
着力促进劳动关系和谐,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承担好服务管理员工的社会责任。研究起草指导性文件,组织开展“双爱双评”等活动,推动、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与职工协商共事、机制共建、效益共创、利益共享。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防止发生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推广综合试点地区做法,逐步建立反映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工资决定和增长机制。着力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深入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和谐园区”创建活动,努力预防化解劳动争议。
着力加强服务和管理,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总结推广试点地区经验,探索完善设立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的做法,研究对有关社会组织的培育、扶持性措施。落实社会组织登记审批、日常监管等制度,增强基层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力量,适时启动《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修订和基金会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工作。总结推广培育枢纽型社会组织的经验,充分发挥党领导下的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及群众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华活动管理,依法保护其正当交往和合作,查处其违法违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