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网络法治文化宣传教育的重要性
开展网上法治文化宣传教育,要遵循网络媒体的特点和规律,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法制舆论环境,使法制精神、法律文化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工作、生活中发挥积极主导作用;要结合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法治文化宣传教育,在形式上精心策划,贴近百姓,发挥网络媒体对外法治文化宣传教育的功能;要注意建立一支由法学专家学者组成的动态的法制点评队伍和在线主持人队伍,经常性地发表有影响的法制理论信息,提高法治文化宣传教育的质量。
一是社会主义公民法治文化法制建设的必然要求。加强公民法治文化法制建设是落实以德治国方略的重大举措,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实施网络法治文化宣传教育,是公民法治文化法制建设在网络领域的具体体现和必然要求。由于网络具有全球性,各种各样的资源可以共享,各种价值观念在这里冲突,带来了网络价值观念的模糊不清。因此,进行网络法治文化宣传教育,加强网络法治文化法制建设已迫在眉睫。
二是规范网络行为的迫切要求。网络法治文化宣传教育是网络社会所特有的交往方式。同现实社会中的交往行为相比较,网络行为具有两个特点。第一,环境特殊。网络行为发生在一个由计算机、远程通讯技术构成的虚拟空间里,虚拟的环境产生了虚拟的情感和虚拟的法治文化,但这种虚拟的东西并非虚无,它是现实世界的一种缩影和重现。第二,方式特殊。网络法治文化宣传教育的交往以符号为媒介,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现实交往接触越来越少,而是简化为人机交流,人网交流。此时的人以“匿名性”的“网络人”面目出现,通过网络使得人们之间的交往无限扩大,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网络法治文化宣传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网络交往所遵循的道德规范亟待解决。因此,实施网络法治文化宣传教育是规范网络行为的迫切要求。
三是保证网络科学先进性的内在要求。网络的出现使得全球化的资源共享变为现实,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借助互联网来进行国际贸易活动、远程教育活动。因此,要把网络的科学先进性充分发挥,为人类社会造福,就必须加强网络法治文化宣传教育,这也是保证网络科学先进性的内在要求。
采取有效措施做好网络法治文化宣传教育工作
1、充分利用网络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网上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特点。采用各种形式,不拘一格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以增强宣传效果:一是新闻报道。新闻报道最快、最及时,影响面也最大,是很多网站转载的主要内容。从有关调查来看,上网人员最主要的需求也是看新闻,所以在网上发布法制新闻是网络法治文化宣传教育教育最主要的形式。二是漫画。在网上通过漫画的形式宣传法律知识,可以让网民很容易看懂一件事情,想明白一个道理,所以也是很多网站转载比较多的,传播速度也很快。三是网络论坛。利用网友的自发议论,引导网上大讨论,也是一种很好的大众普及形式。四是网上直播。五是网上访谈。这种方式现在采用很多,特别是在一些热点事件发生之后,找一些法律事件的当事人、专家、律师进行讨论,通过访谈现身说法,律师通过讲解法律,让老百姓了解一些具体的法律法规概念。另外,像网上的听证会、网上的座谈会也是很好的形式。
2、切实加强法律网站建设。随着我国法制建设进程的推进,法制新闻越来越受到老百姓的极大关注,相应而来的法律网站也必将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成为我国法制宣传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法律网站从一出现,就不断显现出了其在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的强大生命力。但是,怎样更好的利用好这个平台,整合各种资源,适应信息时代发展需求,提高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是所有法律网站、综合网站的法律频道必须要思考的现实问题,也是充分发挥网络为开展法治文化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服务的关键所在。如:如何定位法律网站的理念?如何根据法治文化行业特点规划网站的架构?如何实现网络与传统媒体双翼互动?网络管理人才如何加强培训等等。要有意识地将网站发展与普法宣传、法治实践结合起来。与其他传统的普法方式如报刊、影视等媒体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双翼互动、互相配合、共同促进的格局,有效地提高网络法治文化宣传教育教育的影响力、渗透力。
3、加强网络普法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一个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是拥有一批高素质的从业人员。网络新闻传播是一项新的事业,发展的速度又很快,可是,中国网络媒体从业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接受过专业新闻、法律法规的教育培训,也没有经过新闻工作的专业训练,对新闻工作的基本规律、职业道德、工作方法等都缺乏了解,熟悉法律基本知识的人也很欠缺。即便是一些在传统新闻媒体有工作经验的人,甚至是接受过职业新闻教育的人,在面对互联网新闻传播这个全新的领域,也会面临种种陌生的局面、复杂的问题、尖锐的挑战。在各级普法机构和普法工作队伍中,既懂法律,又能熟练应用网络的人员很少,所以,我们要加强对各级普法机构工作人员的网络学习和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和网络应用水平,充分发挥他们在利用网络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显示网络在未来普法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要加强队伍建设,促进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一方面要加强专业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网络法治文化宣传教育的编采水平。另一方面,要注意联络员、通讯员、信息员队伍建设,形成网络法治文化宣传教育的基本人力资源网络,确保广泛的法制信息来源。同时,要注意建立一支由法学专家学者组成的动态的法制点评队伍和在线主持人队伍,经常性地发表有影响的法制理论信息,提高法制宣传的质量。另外,还要利用网络互动性的特点,调动网民的积极性,让他们更多地参与到网络法治文化宣传教育中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的讨论中来。此外,也要适当加大投入,为网络法治文化宣传教育创造必要的条件
4、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唱响时代主旋律,牢牢占领网上法治文化宣传教育主阵地,打好网上法制宣传的主动仗。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立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计划确定的宏伟目标,立足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立足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积极开展网上法治文化宣传教育,遵循网络媒体宣传的特点和规律,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法治文化法制舆论环境,使法制精神、法律文化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工作、生活中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努力为弘扬社会主义法制精神,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多做贡献。舆论导向正确,就能发挥好法治网站的作用,引导相关网络媒体正确开展法治文化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主流媒体的宣传声势和力度,起到法治文化宣传教育的重要作用、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营造浓厚的良好社会氛围,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5、要精心策划,认真组织。一是在内容方面认真组织,要按照“五五”普法的目标要求,结合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法治文化宣传教育。在反映我国法治文化法制建设整体状况的同时,还要及时反映法治文化法制建设的新情况、新进展。二是在形式上精心策划。要优化栏目和频道的设计,综合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办出权威。注重提高网络法治文化宣传教育的服务性功能,使网民在通过网络获得必要法律知识的同时,也能获得法治文化法律服务信息。组织好重大法治文化宣传教育活动的现场直播,提升网站的宣传效果。
·网络民意潮汐上的司法之舟
·青海开展深化打击整治网络违法犯罪专项行动
·山东启动执行协助网络建设 压缩规避执行空间
·北京朝阳区:“两新”组织开党建网络平台
·福建启动首届网络安全宣传月活动
·江西高院设立网络侵权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