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东省公安厅召开全省公安局处长会议,贯彻落实全国公安厅局长座谈会精神。本栏编发了山东省省长助理、公安厅党委书记徐珠宝在这次会议上的讲话。徐珠宝要求全省公安机关按照“科学发展必须强基固本”的要求,着力“在五个方面下功夫”,狠抓强基层、打基础、管长远的各项工作,进一步增强基层实力、激发基层活力、提高基层战斗力,全面提升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的基层基础工作水平。
■高层声音
注重科技应用信息引领服务实战
要优化信息平台功能,加快平台与系统之间的融合应用,为基层民警分析研判打造好用、易用、管用的工作平台。深化系统建设,推进信息平台与警综平台、业务系统的无缝对接,确保各种信息资源快速流转、共享。
先进的系统平台必须依靠鲜活资源来支撑。要把基础信息采集、录入作为基层民警的基本职责和日常工作的基本内容,坚持信息采集与业务工作同步,建立健全动态中采集、采集即录入、录入即核查等机制,通过源头信息采集系统化,全面实现基础工作信息化、信息工作基础化。全面推广应用移动信息采集终端,方便一线民警和相关社会单位采集传输信息,提高信息采集的实时性、准确性。加快建立与社会部门信息资源定期交流交换和安全接入机制,特别是在铁路、民航信息引进采入方面要多做工作,尽快实现融合共享。
要不断健全信息研判机构,加强信息研判力量。坚持主动防控、精确打击、辅助决策、引领实战,使事件预警更具先导性、巡逻防控更具针对性、侦查破案更具精确性、警务部署更具科学性。
注重统筹兼顾基层建设协调发展
要把派出所置于基层基础建设的重要位置,最大限度地为派出所“输血、提质、减负、降压、增效”,不断提升派出所履职能力和水平。要细化明确派出所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具体职能,理顺和固化机关与派出所、专业警种与派出所关系,剥离超越派出所职责的任务,避免非警务活动的干扰,减少临时性、应急性任务的影响,确保把派出所工作重心放在基础防范、维护辖区秩序上,基层民警有精力做强做实主业,实现辖区“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
要坚定不移地把社区警务作为战略性、先导性任务,以推进城乡社区建设为契机,推动社区警务向专业化、规范化、社会化方向发展。加强社区民警队伍和社区警务室建设,合理划分警务区,因地制宜设置警务室,科学构建工作模式,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设立社区警务专门管理机构,将社区民警的岗位固定在辖区,将各项警务工作固化在社区。
对社区民警工作做到主业要定位,切实把开展群众工作、掌握社情民意、管理实有人口、组织安全防范、维护治安秩序作为主要职责任务;职能要归位,处理好条块关系,条线的任务由条线去完成,社区民警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抓基础工作;考核要到位,重点考信息采集率、管控率、打处率和满意率;保障要到位,为社区民警减负,确保社区民警每周不少于20小时沉在社区。
各警种部门要按照做专专业队的要求,制定完善建设标准、执法管理、业务流程、教育训练等基础工作规范,加强专业力量建设。加强专业工作与派出所基础工作的有机衔接,推进各项基础工作,从整体上提高公安机关防范打击犯罪的能力。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专业手段、专业技术建设,为打击犯罪、维护稳定和服务群众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注重改革创新构建现代警务指挥体系
各级公安机关要加快打防控一体化建设进度,着力搭建集研判、决策、指挥一体化运作的统一指挥平台,构建网格化布警、扁平化指挥、可视化监督、精确化布防的现代警务指挥体系。要以构建街面防控网为龙头,整合运用社会各方面资源,把社区防控网、视频监控网等协调好。要将“环鲁防控圈”的效应向市、县级公路公安检查站延伸,加强交通卡口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实现区域间的联打、联防、联控。要着力创新勤务模式,科学调整警务部署,大力推行动态布警和弹性工作制,提高巡逻防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探索一条依托虚拟公安局做强实体公安局、放大警务效能的新路子,实现地面网、空中网、海上网同虚拟社会防控网的有机对接,真正构筑起全天候、立体化的“天罗地网”。依托“山东公安民生服务在线”,拓展网上服务、网上交管、网上消防、网上出入境等服务项目,打造虚拟社会服务管理品牌,形成网上便民服务的规模效应。
要认真贯彻 《山东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法》,实施好居住证管理制度,推动建立覆盖全部实有人口的动态服务管理体系。对中小旅馆、出租房屋以及二手手机和电脑市场、二手机动车市场等行业,建立巡逻制度、报备制度,完善信息化、动态化查控机制,确保有度有序。
按照 “淡化警种意识、强化警察职责”的思路,大力整合各警种资源,发挥诸警种联动运作的整体效能。积极建立完善区域警务合作机制,按照“常态、共享、联动、共赢”的原则,围绕实战需求,强化协作配合,实现部门、警种、地区整体联动、合成作战。
注重民意导向民生警务服务于民
要在积极推动走访联系群众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同时,充分借助网络平台,拓宽群众工作新渠道,实现警民沟通全方位、零距离、无障碍。
各级公安机关要拓展服务民生领域,积极主动地为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建设保驾护航。要坚持主动服务县域科学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紧紧抓住群众衣食住行等问题,不断提高公安行政管理水平。特别是针对停车难、出行难等群众关注的问题,搞好规划和交通微循环建设,抓好路网畅通,实现管理的科学化。积极践行“小警务”,鼓励和扶持基层一线民警开展小发明、小创造,研发服务群众的“小工具”、“小软件”、“小方法”,提高服务品质。
此外,还要完善民意评价机制。推行由第三方进行的满意度年度或季度调查,加大民意在考核中的权重,切实将公安工作的评价权交给群众。建立民意研判和响应制度,及时把民意诉求转为警务工作决策部署。
注重激发活力固本强基保障到位
各级领导、机关要始终心怀基层、情系基层,满腔热忱地为基层排忧解难,竭尽全力地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关爱基层民警、支持基层建设、促进基层工作。要最大限度地为基层减负。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干部要牢固确立 “机关服务好基层、基层才能更好服务群众”的理念,在作出决策部署前,充分考虑基层的实际需要和承受能力。还要规范工作检查和考核,特别是在部署专项打击整治行动、下达机构设置和警力配备标准、组织考核评比达标活动、召开会议等方面,千方百计地为基层松绑减负。
要优待基层,在干部选拔任用、晋职晋级、立功受奖、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加大向基层的倾斜力度,加大公安转移支付资金对基层的支持力度。要结合勤务制度改革和社区、农村警务工作,通过组织机关干部下派锻炼、争取增加公安专项编制等措施,进一步推动警力下沉。
·山东公安开展缉捕重大逃犯攻坚行动
·山东公安将探索建立社区警务专门管理机构
·山东公安转变政治工作模式
·山东济南公安与854家企业和重点项目“结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