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改革创新构建现代警务指挥体系
各级公安机关要加快打防控一体化建设进度,着力搭建集研判、决策、指挥一体化运作的统一指挥平台,构建网格化布警、扁平化指挥、可视化监督、精确化布防的现代警务指挥体系。要以构建街面防控网为龙头,整合运用社会各方面资源,把社区防控网、视频监控网等协调好。要将“环鲁防控圈”的效应向市、县级公路公安检查站延伸,加强交通卡口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实现区域间的联打、联防、联控。要着力创新勤务模式,科学调整警务部署,大力推行动态布警和弹性工作制,提高巡逻防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探索一条依托虚拟公安局做强实体公安局、放大警务效能的新路子,实现地面网、空中网、海上网同虚拟社会防控网的有机对接,真正构筑起全天候、立体化的“天罗地网”。依托“山东公安民生服务在线”,拓展网上服务、网上交管、网上消防、网上出入境等服务项目,打造虚拟社会服务管理品牌,形成网上便民服务的规模效应。
要认真贯彻 《山东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法》,实施好居住证管理制度,推动建立覆盖全部实有人口的动态服务管理体系。对中小旅馆、出租房屋以及二手手机和电脑市场、二手机动车市场等行业,建立巡逻制度、报备制度,完善信息化、动态化查控机制,确保有度有序。
按照 “淡化警种意识、强化警察职责”的思路,大力整合各警种资源,发挥诸警种联动运作的整体效能。积极建立完善区域警务合作机制,按照“常态、共享、联动、共赢”的原则,围绕实战需求,强化协作配合,实现部门、警种、地区整体联动、合成作战。
注重民意导向民生警务服务于民
要在积极推动走访联系群众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同时,充分借助网络平台,拓宽群众工作新渠道,实现警民沟通全方位、零距离、无障碍。
各级公安机关要拓展服务民生领域,积极主动地为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建设保驾护航。要坚持主动服务县域科学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紧紧抓住群众衣食住行等问题,不断提高公安行政管理水平。特别是针对停车难、出行难等群众关注的问题,搞好规划和交通微循环建设,抓好路网畅通,实现管理的科学化。积极践行“小警务”,鼓励和扶持基层一线民警开展小发明、小创造,研发服务群众的“小工具”、“小软件”、“小方法”,提高服务品质。
此外,还要完善民意评价机制。推行由第三方进行的满意度年度或季度调查,加大民意在考核中的权重,切实将公安工作的评价权交给群众。建立民意研判和响应制度,及时把民意诉求转为警务工作决策部署。
注重激发活力固本强基保障到位
各级领导、机关要始终心怀基层、情系基层,满腔热忱地为基层排忧解难,竭尽全力地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关爱基层民警、支持基层建设、促进基层工作。要最大限度地为基层减负。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干部要牢固确立 “机关服务好基层、基层才能更好服务群众”的理念,在作出决策部署前,充分考虑基层的实际需要和承受能力。还要规范工作检查和考核,特别是在部署专项打击整治行动、下达机构设置和警力配备标准、组织考核评比达标活动、召开会议等方面,千方百计地为基层松绑减负。
要优待基层,在干部选拔任用、晋职晋级、立功受奖、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加大向基层的倾斜力度,加大公安转移支付资金对基层的支持力度。要结合勤务制度改革和社区、农村警务工作,通过组织机关干部下派锻炼、争取增加公安专项编制等措施,进一步推动警力下沉。
·山东公安开展缉捕重大逃犯攻坚行动
·山东公安将探索建立社区警务专门管理机构
·山东公安转变政治工作模式
·山东济南公安与854家企业和重点项目“结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