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底,中央发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并且大幅度提高了扶贫标准。大幅度调整贫困线的原因是什么?调整贫困线对今后扶贫工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新时期,针对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体的扶贫,中国政府有哪些举措?个别国家级贫困县“高调炫富”的新闻事件让公众对国家级贫困县的评定机制争议颇多,今后如何完善国家级贫困县的评定和退出机制?
带着以上问题,记者近日专访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范小建。
记者:去年中国大幅度提高了国家扶贫标准,原因是什么?对今后扶贫工作带来哪些新的挑战?
范小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中国以往的扶贫标准比较低。
制定符合国情和发展阶段的国家扶贫标准,对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推动工作,非常必要。到2011年年底,按新的扶贫标准计算,扶贫对象规模达到1.22亿,占农村人口的12.7%,这么大的规模确实对扶贫工作提出了新的更大的挑战,要求更高、任务更重,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记者:扶贫标准提高,贫困人口也大幅增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范小建: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适时提高扶贫标准是国际惯例。据我们了解,20年来全球有35个发展中的国家提高过扶贫标准,而且有的国家不只一次。这次中国政府大幅度提高扶贫标准,是以农民的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为前提的,标志着我国扶贫开发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提高扶贫标准,让更多低收入人口得到扶贫政策的扶持,符合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也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表明了中国政府实事求是、坚持科学发展的明确态度。同时,也体现了中国政府更加关注解决民生问题、缩小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的决心和努力。
记者: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人口较少,但贫困人口占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比重很大。少数民族地区脱贫面临哪些困难?新时期,针对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体的扶贫,中国有哪些政策举措?
范小建:少数民族地区是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之一。通过各方面共同努力,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状况已经得到明显缓解。2005年-2010年,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五个自治区和贵州、云南、青海三个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省份贫困人口从2338.4万人减少到1034万人,减少了1304.4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6.5%下降到7%,比全国同期贫困发生率下降幅度快了近5.5个百分点。少数民族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的1633元增加到2010年的3131元,增幅高于全国重点县和全国的水平。民族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不过我们还应看到,民族地区贫困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到2010年底,按照原国家扶贫标准,上述八省区贫困人口占全国的38.5%,比重较大,贫困发生率比全国农村平均水平高出4.2个百分点。这八个省区的很多地方,自然条件比较差、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具有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生存条件差的特点,解决贫困的难度很大。
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的贫困问题,促进民族地区全面发展,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内容。中国政府一贯重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在制定新十年《扶贫开发纲要》的过程中,对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给予特殊考虑。一是在划定连片特困地区时,对民族地区给予倾斜,将大部分民族地区纳入扶贫攻坚重点区域。二是把对少数民族的扶贫开发纳入规划,统一组织,同步实施,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加大支持力度。三是充分发挥“三位一体”大扶贫工作格局的作用。各项扶贫措施,继续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给予特殊关注。四是继续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对口帮扶的支持力度。五是重视民族地区能源和生态环境建设。
记者:目前中国扶贫面临哪些挑战?下一步扶贫开发工作准备采取哪些针对性举措?
范小建:虽然中国的综合国力有了显著增强,但中国仍然是一个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到2008年,中国贫困人口占世界的13.4%。当前,制约中国贫困地区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扶贫开发是中国政府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一是扶贫对象规模依然庞大。到2011年底,中国有1.22亿农村贫困人口。
二是特殊贫困问题更加突出。特殊贫困现象,在西部集中在民族地区和边境地区;在中部集中在老区和山区;东部有少量的连片贫困区。特殊类型贫困地区是扶贫任务最艰巨的地方。
三是返贫压力大。贫困人口相对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足。同时,市场变化、工程移民、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等因素,也对返贫产生影响。
四是收入差距扩大、相对贫困问题凸显。城乡收入差距较大。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差距达到1.48万元人民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之比虽较2010年有所下降,但仍达3.13∶1。同时,城乡、区域之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和农村内部群体收入差距也很突出。
新时期,中国政府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和工作力度,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明确“低保维持生存,扶贫促进发展”的工作定位;坚持政府主导,统筹发展,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努力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回良玉强调坚持扶贫开发与石漠化综合治理相结合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京闭幕 回良玉作总结讲话
·湖南日报:以优良作风推动扶贫开发
·中央企业援疆最大“扶贫惠民”工程正式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