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党报视点

湖南日报:以优良作风推动扶贫开发

2012-08-14 14:26:1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李小军

    搞好扶贫开发工作是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构建和谐社会赋予的历史使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必然要求,是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一个值得高度重视和研究落实的重要课题。总结我县近几年扶贫开发的实践经验,我们深深体会到:干部作风是推动扶贫开发的有力保证。

    ——在重实际中选准路子。扶贫开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发展。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标本兼治加快扶贫步伐,密切干群关系的催化剂,是检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强与弱,好与差的硬标准。发展,意味着要面对一个个矛盾,解决一个个问题。所以没有扎扎实实的作风选准路子,扶贫与发展就有可能成为一句空话。思路决定出路。而出路的前提是从实际中去发现、去挖掘、去选准。思路不是闭门造车“想”出来的,也不是纸上谈兵“喊”出来的,它需要我们付出千家万户的调查研究,千方百计的科学论证,千辛万苦的探索实践。为了确保扶贫工作步入持续、健康、可持续发展轨道。安仁县县、乡、村的领导班子都围绕如何有效脱贫致富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通过听民声、问民情、察民意,走遍了所有的贫困村、组,收集了近万条群众意见和建议。在这个基础上,运用市场经济规律,挖掘传统优势、资源优势、生态优势、特色优势等,因村制宜、因地制宜出台了又好又快推动产业扶贫发展的新思路。这就是:“以产业支撑做强特色品牌,以产业项目做优生态经济,以产业效益做大增收蛋糕”的扶贫开发思路。这些年安仁县不断发展的势头表明,有了好作风,才能选准好路子;选准了好路子,就可以在扶贫中锻炼优良作风,用优良作风攻克扶贫瓶颈。

    ——在办实事中扑下身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领导就是服务,服务重在行动。由于扶贫工作点多面广线长,它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决定我们必须以人为本,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要把办实事的过程作为锻炼干部、提高本领的过程;作为增强感情、融洽关系的过程;作为接受监督、培养作风的过程;作为“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过程。要用办实事为镜,经常照一照,看自己是否情为民系,权为民用,事为民办,利为民谋?要用实事为尺,经常量一量,看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群众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要用实事为秤,经常称一称,看自己是否思想尊重群众,心里装着群众,感情融洽群众?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其深刻的涵义,就是要求我们领导干部在办理扶贫开发实事中,要注重体验群众的生活,体察群众的情绪,体味群众的甘苦,体会群众的忧乐。

    ——在求实效中干好样子。“要想富,看干部。”这句流行语折射出来的是许多贫困户迫切需要领导干部当好合格的帮手、助手、能手来言传身教和帮扶到位。这就要求领导干部首先要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驾驭市场能力、科学发展能力、应对复杂局面能力,扶贫带富能力,等等。要常怀平淡之心,常做平凡之事,常当平常之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利观、人生观、世界观,克服浮躁情绪、畏难情绪、消极情绪、应付情绪,不搞短期行为的形象工程,不搞华而不实的政绩工程,不搞劳民伤财的豆腐渣工程,用自己的智慧和奉献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践证明,哪个地方领导干部路子选得准,实事办得好,哪里就会出奇迹、出效益、出经验。近几年来,我们狠抓面对面带、心贴心帮、手把手教,给贫困村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给贫困户竖起一面旗,引好一条路,坚持基地规模化、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品种优质化,做到了上一个项目、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

    (作者:安仁县委副书记、县长)

[责任编辑:季上平]
相关报道

·回良玉强调坚持扶贫开发与石漠化综合治理相结合
·中央企业援疆最大“扶贫惠民”工程正式投产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京闭幕 回良玉作总结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