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葵”大考
若不是台风“海葵”,象山县鹤浦镇在富庶的宁波地区或许仍将长期默默无闻。
8月8日凌晨3点20分,强台风“海葵”登陆浙江省象山县鹤浦镇杨柳坑村,最大风力达14级(42米/秒)。登陆前后,超过10级的大风在这个海岛上持续了10多个小时,直至当天中午12点多离境。
这是自1956年以来登陆象山最大的台风。“风力大到什么程度?一整排标准电线杆被拦腰吹断。”鹤浦镇镇长张帮寸说,虽然对台风的概念已经根深蒂固,但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台风。
8月9日,虽然台风已经过去一天,但整个海岛仍然一片狼藉,马路两边倒下的树木、电线杆以及广告牌,是“海葵”登陆留下的痕迹。
整个海岛一夜未眠
8月8日凌晨,张帮寸的办公室外狂风暴雨,路面上的积水深达50厘米。整个海岛,一夜未眠。
至8月9日,张帮寸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已经3天基本没休息过。事实上,张帮寸从台风“苏拉”开始,已经进入防台风期。“‘苏拉’刚过,‘海葵’的警报就来了,一直没好好休息过。”
自1996年参加工作以来,张帮寸每年都有防台风的任务。他的防台风经验已经相当成熟。“对抗台风,只能是以防为主,台风真正来袭的时候,只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抢救。”张帮寸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整个象山县在常年与台风的抗争中,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防台风预案。
虽然并不恐惧,但每一次仍会感觉非常紧张,尤其是这一次。8月5日晚上开始,他们的防台风工作进入最艰难时刻。根据气象台的预警,他们需做好迎接台风正面登陆的准备。
当晚,这个消息传达到了每家每户及每一个企业。
接下来,是组织人员与船只的转移。从8月6日上午9点始至7日上午12点,海岛上的576艘渔船全部转移至避风港。
张帮寸说,因为整个海岛的海岸线很长,渔船很多,海岛防台风的压力很大,尤其是组织人员的转移并不容易。“部分渔民不愿意上岸,执意留在船上保护船只。在他们的意识里,船只是最大的财产,‘船在人在’,而且,他们并不认为,台风有多么可怕。”
但事实是,“海葵”真的来势凶猛。8月7日下午,海面上的风雨越来越大,风力已经超过10级,无论是船还是人,都已经相当危险,必须强制转移。当地的武警官兵拿着扩音喇叭沿着海堤一路走一路喊,来回巡逻,确保不落下一人。“遇上特别坚持的渔民,你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去劝说。如果你比他更坚持,他也就不好意思了。”
根据防台风预案,那一夜,鹤浦镇的全部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张帮寸与他的同事们在镇上的指挥部,汇总来自一线的反馈,商量对策。“大多数时候要出去走走看看。”
张帮寸的领导们亦无法入眠。“当晚12点多,县里的领导在各主要防台风点完成最后一遍检查工作回去。8日凌晨3点20分,台风登陆之后,他们已经过来。早上8点,县长到达,那时候的车速只能开在10码以下。”
中午12点,台风尚未离境,宁波市委书记王辉忠已经抵达慰问并指导工作。8月9日下午2点半,省委书记赵洪祝赴鹤浦镇杨柳坑村进行慰问。
·“海葵”进入安徽 公安机关全面应对
·上海应对海葵准备足措施实 城市运行基本正常
·“海葵”减弱为强热带风暴 对上海影响仍将持续3天
·浙江投入六万警力抗击“海葵”
·浙江:应对“海葵”正面袭击全省无一死亡
·浙江检察官全力抗击台风"海葵"
·浙江检察官全力抗击台风"海葵"
·江苏为“海葵”紧急转移17万人 为近年来规模最大
·国家防总组织多部门会商 部署台风“海葵”防御
·上海部署防御强台风“海葵” 今日将撤离20万人
·浙江象山:“海葵”欲来 渔民忙撤离
·“海葵”来袭 中国将海浪警报升级为最高级别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