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政法英模

一个公安局长的三“少”三“多”

2012-08-14 08:51:3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求情”的少了,“求助”的多了

    公安局长总有接不完的电话——但凡和局长们打过交道的人可能都有过这种感受。但崔京的电话中,更多的是来自老百姓的求助。

    崔京:2010年当局长以后,我就把自己的电话向社会公布了。现在几乎每天都能接到老百姓的求助电话。

    今年6月有一个即将参加中考的孩子的母亲给我打电话,说楼上的邻居打麻将影响了孩子中考复习功课,请求我帮忙解决一下。我马上找到辖区派出所所长,要求派民警立即上门调解。

    现在公安机关的执法思路不同了,以前想着破大案,解决大问题,可现在破小案,化解小矛盾却成了基层公安机关花最多时间和精力的工作之一。小纠纷调解不好,就可能变成大矛盾,小案子不去解决就可能发展成大案子。

    2011年春节前,我接到我们一个乡镇派出所所长的电话。他告诉我有两个小女孩找到他,一个9岁,一个14岁,两个小女孩突然在他面前跪下,哭着请求提前释放他们的母亲。我了解到,女孩的父亲患有精神病,母亲因为经济拮据去超市偷东西被依法拘留。

    没有母亲,让这两个孩子咋过年!我告诉派出所长依法从轻处理。不仅这样,还要带着年货去孩子家慰问。后来派出所长回来告诉我,当他们拿着年货出现那家人面前时,那位母亲泪流满面,拉着民警的手说:“我要挣着钱,一定请警察吃饭。”

    数据显示,2011年,海城地区杀人、伤害、抢劫、强奸等严重刑事犯罪案件立案数比2007年下降了35.5%,并荣获全国十大最具幸福感的城市(县级市)称号。

     民警跑得少了,在逃人员抓得多了

    崔京:现在走进办公室就是开电脑、上网浏览新闻、网上批阅文件……都已经成为习惯了。公安信息化的发展实在太快了。以前是全国跑,抓自己的网上在逃人员;现在是坐在家里,抓全国的网上在逃人员。2011年的“清网行动”,我们抓获的在逃人员中有56.6%是通过信息化手段抓获的。没有信息化,要完成这样的任务不可想象。

    2010年10月22日,海城发生一起毒贩持刀劫持人质案件,在这起劫持人质案件中,崔京与歹徒进行了长时间的谈判,期间他提出用自己替换歹徒手中的人质。引起舆论广泛关注。

    崔京:劫持人质案件发生的那天,是我上任一个月零三天。这可以说是上任以来的第一起大案,也是一次巨大的考验。

    我从接到报告到到达现场不过2至3分钟,可群众已经围了里三层外三层,而且网络上已经出来相关的消息了。我当时就意识到这条新闻在网络上肯定会被炒起来。如果处理不当,就要出问题。我马上让相关部门随时留意网络舆情,及时反馈。后来证明我们对舆论的判断是正确的。由于引导得当,网络上“公安局长换人质”的新闻叫好声一片。

    宣传不能成为公安工作的“拖油瓶”。舆论的力量是很大,引导得好能让民警士气大振,反之,则可能给民警带来消极负面的影响。

    在采访的最后,记者问崔京,这几年,你变了吗?

    崔京开玩笑地回答:“现在头发越来越少了,见儿子的时间也少了,以前一个月一次,现在一年也见不上一次。但是,我们干好公安工作信心更足了,做人民的警察,底气更足了。”

    (记者 莫嫚)

[责任编辑:王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