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党报视点

天津日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建设创新型城市

2012-08-13 17:15:0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天津日报 

    作者:赵海山

    党中央、国务院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召开了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强调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2020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奋斗目标。这次大会必将成为科技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使我国科技事业迎来了新的春天,为全国范围内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工作指明了方向。

    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事业,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着力推动和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靠人才、靠企业、靠政策、靠平台,组织分散的科技资源,挖掘闲置的科技要素,整合分散的资金,推动科技进入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不断解放和发展科技生产力。综合科技进步水平连续十年保持全国前列。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超过2.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32%,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3万家,科技创新形成了新的发展优势,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日益显著,天津正在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

    天津作为北方的经济中心和国家高水平研发转化高地,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改革开放的先行先试区,结合我市产业基础实力雄厚、研发转化能力强和比邻北京科技资源聚集等特点,完全有条件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在未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核心,建成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先行区和示范区。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市自主创新能力还有待加强,科技体制机制与经济社会发展和我市发展定位还不相适应。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牢牢把握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体制机制保障,确保我市自主创新能力水平和科技研发新高地建设取得更大成效。

    我市科技体制改革要深入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大力实施科技兴市和人才强势战略,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重点,以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解决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科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中的支撑引领作用,为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一是着力夯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开发创新体制机制,支持企业建立重点实验室和技术中心,大力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技术、人才等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具备条件的行业骨干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建设一批以行业领军企业为龙头、产业基地和集群为依托,产学研用有机结合、利益分配机制完善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带动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二是着力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增强科技服务能力提升。建立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企业开放科研设施合理运行机制,加强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科技文献、科学数据等共享共用平台建设。大力推动创新体系协调发展,统筹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各类创新主体根据自身特色和优势,探索多种形式的协同创新模式;加快建立完善重点实验室、市级高新区、孵化转化产业化一体化载体、孵化器、工程技术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技载体服务体系,增强服务企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着力开放创新,增强科技资源聚集发展能力。充分发挥天津的区位优势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政策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快引进海外人才、技术、外资研发机构等高端科技资源;加强技术引进和合作,支持国际学术机构、跨国公司来津设立研发机构,搭建本地高校、科研机构与国外高端研发机构合作的联合研究平台,促进在津企业技术溢出和研发本地化。

    四是着力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培养造就一批科技领军人才。落实重大人才工程和重大人才政策,建设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教育培养体系;统筹各类人才发展,在创新实践中发现和培养人才,建立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机制,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五是着力科技管理改革,增强科技资源宏观协调能力。围绕聚集整合分散的科技资源,形成科技创新的合力,探索推动驻津中央院所、市属院所的归口统一管理机制,有效配置科技机构和人才资源;完善科技计划管理体制改革,实现财政科技资金的统筹管理,建立面向产业创新和企业发展、产学研合作的科技计划导向;深化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改革,积极推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考核评估制度改革,营造全社会尊重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

    六是着力多方联动机制建设,增强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强大合力。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不断深化部市、院市合作,加强北京科技资源的引进和聚集,加快建设“京津科技新干线”,打造世界级高新技术产业带。加强与市各部门协同的机制,围绕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整合调动市级层面科技资源,形成各部门协同促进科技发展的局面;加强与市区(县)联动发展,围绕大项目、大平台、科技招商、创新载体等重点工作,共同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和区县科技进步水平提升,形成国家、市、区(县)科技资源统筹配置,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统筹发展,全社会共同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强大合力。

[责任编辑:季上平]
相关报道

·天津一中院建设科技防腐“五位一体”机制纪实
·福建将加大力度支持科技中小型企业发展
·江苏:发挥道德法治科技力量创造安全交通环境
·论科技发展与环境承载力的协调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