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四川

四川巴州:三个面向 能动司法的精彩演绎

2012-08-13 14:38:3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面向农村

    “互动式审判”全面渗透民意

    人民法院的服务对象是社会,社会的主体在基层。基于这样的认识,今年以来,巴州区法院将法庭作为“面向农村”的主体,提出人民法庭所受理案件的75%应当就近、就地审理,85%以上案件应当调解并兑现完毕,积极开展“互动式”审判,解决社会需求问题。

    “我是司法联络员,我珍视这份荣誉,我将认真履职。”今年6月,在巴州区法院的推动下,巴州区召开了司法联络工作会议,为全区916名司法联络员颁发了聘书,这意味着巴州区法院服务社区、服务农村举措又有了新的发展。

    司法联络员遍及全区6个城区办事处、51个乡镇。

    人群来源也十分广泛,既有城区办事处、基层党委、政府的党政领导、工作人员,也有人民调解员和在农村当地非常有威望的人士。

    他们一方面为基层党政、人民法庭提供辖区纠纷的综合信息,为案件的化解、稳控提供线索、建议;另一方面可以接受法院委托开展调解工作,通过委托调解实现党、政、法庭、社会的多种矛盾解决资源的有效整合。

    今年6月,在当地司法联络员、70多岁的林业局退休干部杨青光参与下,巴州区法院成功调解了一起涉执信访案。

    2010年7月,周太林夫妇购买卢某夫妇房屋一套,后卢某夫妇拒不搬出房屋,巴州区法院一审判决卢某夫妇腾空房屋并赔偿损失。

    判决生效后,卢某一家6口人一直居住在涉案房内,拒不腾空房屋。周太林夫妇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并随即到相关部门信访。卢某则声称“死都不会搬离”,执行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为了真正实现案结事了,执行法官确定了“多方联动、法院主动”的和解执行思路,一方面连续3次深入到双方当事人家里,向他们宣讲法律政策,陈述利害关系,劝导、引导双方以和为贵。另一方面邀请当地司法联络员杨青光参与调解,同时与被执行人卢某所在单位取得联系,让单位参与案件调解,使得双方最终达成和解协议。

    司法联络员制度启动以来,巴州区法院法官结案率上升7个百分点,人均办案率上升5.4个百分点,案件调解率上升3.4个百分点。

    在多方联动的同时,巴州区法院也坚持在农村地区广泛开展以案说法活动。利用“当场天”公开审理农村多发的离婚、赡养、抚养等纠纷,让群众在旁听过程中认真审视家庭亲情关系。

    今年以来,巴州区法院针对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率上升的情况,开展进村法制讲座6次;针对企业与农民工签订合同频繁引发纠纷的情况,主动上门指导40余次;针对新法律法规刚出台时的空档期,就《国有土地上房屋拆迁补偿条例》等内容进行专题讲座5次。巴州区法院时刻以解决好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和优质的法律服务。(记者 聂敏宁 通讯员 胡 宇 杨 洋)

[责任编辑:王苗苗]
相关报道

·山东日照中院能动司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福建:追求质效双升强化能动司法
·能动司法保大局 精品战略赢公信
·浙江法院能动司法引导民间投资入正轨
·充分发挥能动司法作用 妥善化解民间借贷问题
·以能动司法推动社会管理创新

·以能动司法推动社会管理创新
·泰安 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