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政法英模

山城里“飞”出的办案能手
——记重庆市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处检察官徐燕

2012-08-12 09:00:2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检察日报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一大特点是细微繁琐,涉及的法律政策庞杂繁复,处理起来头绪很多。

    徐燕的业余时间干得最多的,就是看书。她涉猎的书很广泛。在她的书柜里,既有《侵权责任法热点解答》、《行政诉讼证据案例与评析》等专业书籍,也有悬疑、推理、侦探小说。

    与徐燕共事几年的同事朱振喜说,“她是一个很聪明、很智慧、很有心的人。”朱振喜发现,徐燕每次办案都要查阅大量相关书籍,遇到与案件相关的部分书页,她都会折起来,用提前准备好的小纸条做好标记,夹在书中间。

    “每办一起案件,就像拉扯一个孩子,要全身心投入。要想履行好职责,首先要有过硬的法律功底。”徐燕常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几年来,她撰写的两篇典型案例被高检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例选摘编,论文两次入选全国直辖市民行检察论坛,并作大会发言。她参与制定的《关于加强民事行政检察暨法律援助工作的协作意见》,受到高检院和司法部的一致肯定,并被重庆市委采纳。她在工作中积极发挥带头和创新作用,民行处同事陈里说,“徐燕就是我们身边的榜样。”年轻的她,现如今已成长为重庆检察系统的民行办案能手和业务专家,入选重庆市检察院民行业务人才库。

    因为工作出色,2006年,徐燕被借调到高检院民行厅工作。一年时间里,她圆满完成厅、处安排的各项任务,其中办理的许志勇与桑建新借款纠纷不抗诉案,为了查明二人之间争议的40余万元究竟是借款还是投资款,徐燕仔细研究原审卷宗,从一份份证据中寻找蛛丝马迹,逐渐理清了这一发生近10年的案件的脉络,并最终认定不宜抗诉。徐燕撰写的近万字审结报告,说理充分,点评到位,服判息诉效果好,得到了高检院领导的批示表扬。

    成功调解“堵气官司”

    从高检院借调回来,徐燕行李没几件,但却托运回来整整一麻袋法律专业书。她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办一起案件,都要补充相关知识,买许多书。

    正因为有了扎实功底,徐燕办起案子来才能腰板挺直,有底气。

    在一篇体会文章中,徐燕这样写道:“学法用法,为百姓讨公道,是一件快乐的事。面对反映强烈、裁判不公的案件,更要敢较真,敢负责。”

    11年来,徐燕在本职岗位上,经受住了权力关、金钱关、人情关的考验,抵挡住了各种威胁和压力,办理民事案件100余件,提请抗诉案件80%被法院采纳。

    2009年,徐燕承办重庆铜梁县腾越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诉重庆石川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拒不支付工程款一案,法院判决石川公司支付工程尾款80余万元。石川公司不服判决,申诉至检察机关。

    徐燕走访相关单位,石川公司方面坦言:“我们就是气不过铜梁建安公司扣着办证的资料不给,所以才拖着工程尾款,哪怕官司赢了,我们也不会给钱!”

    原来,双方当事人矛盾的症结在于合作后期,种种摩擦导致彼此的不信任和不满,双方都在怄着气。看来,要做到案结事了,决不能简单地就案办案,应从双方的需求出发解决问题。

    “只要真心对待,就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徐燕重新调整思路,开始耐心地做双方的工作。上门释法说理、电话沟通交流、穿着湿透了的检察服,在重庆闷热的夏天里,徐燕记不得跑了两家公司多少趟。最后,当事双方感动了,也想通了:要解决问题,不能光靠打“堵气官司”。在检察机关的协调和主持下,双方坐到了一起,达成和解协议。

    重庆市检察院政治部主任杨平说,“徐燕经办的案件,普遍能达到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她是重庆检察机关青年检察官的杰出代表,也是重庆这支优秀民行检察队伍中的一员。”

    徐燕,正如她的名字一样,像一只轻盈的燕子,在这支优秀的队伍里,徐徐飞向蓝天。(作者:王地 沈义)

[责任编辑:庞佑军]
相关报道

·山东临沂:应用案件管理新模式办案效率提高30%
·最高检将推动建立非法干预办案行政问责机制
·安徽研讨改进执法办案模式 积极准备刑诉法实施
·北京东城检察院:办案区专设医疗救治通道
·浙江:探索转变执法办案方式
·吉林检察提出强化执法办案

·吉林检察提出强化执法办案
·评判法院办案的好坏应以老百姓的口碑为准
·淳安警方力求办案效果社会效果双赢
·上海法院全面推广法官智能辅助办案系统
·武汉警务改革提升办案效率
·天津政法委:把办案当做维护公平正义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