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地方要闻> 上海

上海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丁薛祥:人民群众是城市的铜墙铁壁

2012-08-12 10:02:0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记者 刘建

    记者:随着上海社会转型的深化,各种社会矛盾日渐凸显,面对严峻的挑战,如何应对?

    丁薛祥:我们的应对思路是,主动预防与积极化解并重,按照“将调解作为化解矛盾纠纷的首要选择”的要求,进一步创新纠纷解决机制。一是加强源头治理,通过加强民生保障、完善表达渠道,完善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体系等措施,协调好利益关系,预防社会矛盾的产生。二是逐步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编制纵横交错的调解网络。在纵向,依托法院诉调对接中心、街镇综治工作中心、居(村)委工作站,加强和完善三级调解平台建设,分别解决不同难度、不同跨度的矛盾纠纷;在横向,细化专业调解,整合行业和系统的专业调解力量,推动解决医患纠纷、房地物业纠纷、劳动人事争议、妇女权益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交通事故争议等社会热点难点矛盾。三是通过引导鼓励社会各方参与,拓宽矛盾化解途径。

    记者:城市的平安,首先在于基层社区的平安、人民群众安全感的提升,上海在此方面有哪些主要措施?

    丁薛祥:上海始终把人民群众安全感的提升作为平安建设的重要目标,着力推动各项工作措施的创新和落实。一是加强治安防控网络建设。认真总结固化上海世博安保社会面防控的有益经验,通过制定制度和规范,把行之有效的22类、277条措施转化为平安建设和社会管理的长效机制加以落实。二是坚持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推行街镇党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公安派出所长报告涉黑涉恶犯罪情况机制和重点地区、突出问题排查整治签名承诺制。三是完善预防和减少犯罪工作体系,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运用社会力量,建立预防和减少犯罪体系建设。四是针对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基层社区的社会问题和城市社会管理的复杂性,推进联勤联动工作机制。

    记者:在社会管理和平安建设中,如何更好地动员社会公众的参与?

    丁薛祥:近年来,我们在开展社会管理和平安建设中,始终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城市铜墙铁壁”的理念,把人民群众作为社会管理和平安建设的主体,把最大限度地组织、发动人民群众参与平安建设作为我们的重要工作,纳入社会管理和平安建设体系中。如,2010年,为了服务世博安保工作,我们建立了一支拥有85万名平安志愿者的队伍。世博会后,我们进一步优化队伍结构,完善组织指挥、项目运作、激励保障、业务培训等机制,目前有22万人作为基本骨干开展经常性平安志愿服务,其余转为后备力量。

社会管理须敢于和善于破解难题

□刘建

    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社会发生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变革。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加强对社会管理问题的对策研究,有效解决社会管理薄弱的问题,已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近年来,上海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工作,针对市民群众反映强烈、影响当前社会和谐稳定、制约社会管理长远发展的突出问题,一个一个地攻坚克难,努力取得突破进展,把社会管理提升到了新的层次和水平。上海的实践表明,在全面整体加强社会管理的同时,必须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精心组织、科学谋划,大胆试、大胆闯,敢于和善于破解各种难题。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一定要在“重点”上做文章、在“难点”上下功夫。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导向,抓住社会管理中的一个个重点问题,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取得一项项成功经验,把这些“点”上的经验加以总结、提炼、推广,发挥应有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从而形成“面”上的做法,真正使社会管理由点到面、由分到合,全面推进、整体发展,最终实现社会管理的系统化、整体化、规范化、科学化。

[责任编辑:张学伟]